第11章(第1頁)

時間如白駒過隙,江辰在京城第三軍工研究所的日子過得異常充實。

他牽頭的新材料項目進展順利,他所提出的創新性分析方法,大大提高了研發效率,節省了寶貴的實驗資源。

憑借着過人的才華和實際貢獻,江辰很快便成為了研究室的核心骨幹,不僅僅是副主任工程師,更是年輕一代科研人員的領軍人物。

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得到上級領導的表揚,甚至有些軍工領域的專家都開始關注這位嶄露頭角的年輕人。

與此同時,與陳雪茹共同籌劃的食品加工廠項目也正式提上日程。

陳雪茹憑借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強悍的執行力,很快便完成了初步的市場調研和選址工作。

江辰則在政策和技術上給予她大量支持,例如指點她如何優化生産流程、提高産品質量和保質期,甚至是一些未來流行的食品口味趨勢。

綢緞莊的生意在江辰的指點下更是紅紅火火,積攢了充裕的資金,為新工廠的啟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小洋樓裡的生活溫馨而惬意,兩人在事業上并肩作戰,在生活中相濡以沫,感情也愈發深厚。

然而,在南鑼鼓巷九十五号的四合院裡,氣氛卻與小洋樓的蒸蒸日上形成了鮮明對比,死寂得令人窒息。

易中海,這位曾經在院裡呼風喚雨、掌握生殺大權的一大爺,如今徹底跌落了神壇。

軋鋼廠對他的處理決定,像是給他的棺材釘上了最後一顆釘子。

他被調去了遠離核心業務的輔助車間,每天的工作枯燥乏味,與他過去在機加工車間的榮耀形成巨大反差。

曾經的徒弟們見了他,眼神中帶着嘲諷和疏遠,昔日稱兄道弟的工友也對他避之不及。

他的八級鉗工手藝,在輔助車間根本無用武之地,他仿佛成了一個被時代抛棄的糟老頭子。

他精神萎靡,面容憔悴,曾經挺直的腰闆也漸漸彎了下來。

回到四合院,他更是像個透明人。

那些曾經對他阿谀奉承的街坊鄰居,現在看他的眼神都帶着一絲輕蔑和幸災樂禍。

賈家人更是徹底崩潰。

易中海這棵大樹倒了,她們失去了最大的依仗。

賈東旭在廠裡也受盡白眼,秦淮茹哭天搶地,每天為柴米油鹽發愁,悔恨自己當初的目光短淺。

賈張氏則變得更加瘋癫,時不時地在家門口罵罵咧咧,惹得院裡人心煩意亂。

這天下午,四合院裡爆發了一場小小的争執。

後院的劉光天和前院的傻柱,為了院子裡晾曬衣服的公用竹竿起了沖突。

劉光天嫌傻柱的衣服占地方,傻柱脾氣暴躁,兩人你來我往,很快就吵得面紅耳赤,唾沫星子亂飛。

“你個傻柱!這公家的竹竿是你一個人的嗎?占着茅坑不拉屎!”

劉光天指着傻柱的鼻子罵道。

“你他娘的再說一遍試試!老子占着怎麼了?你算哪根蔥,敢管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