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第三軍工研究所的大會結束後,癱倒在禮堂的聾老太被緊急送往醫院。
然而,江辰那一擊,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打擊,更是實實在在地摧毀了她苟延殘喘多年的軀殼。
診斷結果很快出來:急性腦溢血,導緻半身不遂,舌根僵硬,喪失了語言和部分自理能力。
一個曾經在四合院裡呼風喚雨、頤指氣使的老太太,轉瞬之間,便成了隻能在病床上掙紮的廢人。
與此同時,江辰在大會上的揭露,引起了上級部門的高度重視。
公安機關和民政部門立刻組成聯合調查組,對聾老太冒充烈士家屬一事展開了雷厲風行的調查。
調查結果觸目驚心:聾老太原名王桂芬,并非真正的烈士家屬李秀英。
她确實有一位丈夫在抗戰時期犧牲,但并非國家認定并享受特殊撫恤的烈士。
王桂芬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知了真正的烈士張大山的家屬信息,并利用當年戰亂和信息不暢的漏洞,冒名頂替了李秀英的身份,從政府手中騙取了烈士家屬的撫恤金和所有優待。
更令人發指的是,調查組最終找到了那位真正的烈士遺孀――李秀英。
她是一位樸實的老婦人,多年來一直獨自在京郊農村務農,從未享受過任何烈士家屬待遇。
她身體硬朗,耳朵正常,隻是因為信息流通不便,才一直未能與國家取得聯系,也從未得知自己的身份被冒用。
當得知真相後,李秀英老人憤怒之餘,更多的是對國家的信任和感激,她表示願意配合一切調查,讓騙子繩之以法。
鐵證如山,王桂芬(聾老太)的罪行無可抵賴。
鑒于她冒充烈士家屬、欺騙國家财産的惡劣性質,以及長期利用虛假身份作威作福、敗壞社會風氣的行為,法院很快便做出了判決:王桂芬所有冒領的撫恤金和優待全部追繳,并處以罰款;考慮到她年事已高且身患重病,免除其牢獄之災,但判處她在家中監禁,嚴格限制其行動自由,并由街道辦進行日常監督。
更重要的是,為了以儆效尤,也為了讓所有被蒙蔽的群衆看清真相,街道辦和公安局聯合決定,在判決生效當天,對王桂芬進行“遊街示衆”。
那一天,整個南鑼鼓巷都沸騰了。
一輛簡陋的平闆車,載着半身不遂的王桂芬,在公安和街道辦工作人員的押送下,緩緩駛過胡同。
王桂芬枯槁的臉上寫滿了絕望與羞辱,她試圖用唯一能動的左手遮住臉,卻無濟于事。
她的頭發散亂,棉襖也顯得破舊不堪,與她平日裡趾高氣揚、享受特殊待遇的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沿途的居民,特别是四合院的鄰居們都湧了出來。
他們看着曾經高高在上、被奉為“烈士家屬”的聾老太,如今落得如此凄慘的下場,心中五味雜陳。
有震驚,有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種“活該”的痛快。
“哎喲,這這不是聾老太嘛!”
“我的乖乖,原來她的身份是假的!”
“騙子!真是不要臉啊!冒充烈士家屬,虧她幹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