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還打聽了什麼?”
江辰問道。
“他們問得很隐晦,但總繞不開你的工作。我當然是什麼都沒說,隻說你在研究所搞技術,具體的不清楚。”
陳雪茹說道,“不過,我覺得這不是偶然。他們肯定是對你的項目感興趣。”
“沒錯,他們感興趣的不是我,而是‘天河’項目。”
江辰沉聲道,“看來,我們的保密工作必須更加嚴密了。”
“需要我做什麼嗎?”
陳雪茹立刻問道。
她雖然不懂技術,但在商業和人脈方面,她能為江辰提供巨大的幫助。
“暫時不用你直接參與技術保密。”
江辰說道,“但你的商業網絡很廣,如果能幫我留意那些對軍工、科研表現出異常興趣的外國人或者可疑人員,及時告訴我,這對我們很有幫助。”
“沒問題!”
陳雪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最近正在拓展一些新的業務渠道,會接觸更多的人。我一定會幫你留意的。”
陳雪茹的支持讓江辰心中感到溫暖。
他知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他将從陳雪茹那裡得到的信息與保衛科的報告進行了對比,發現兩者之間存在着某種關聯。
那些對江辰表現出興趣的外國商人,很可能就是外部情報機構的外圍人員,他們在京城活動,試圖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
内部的王濤,外部的試探,江辰感覺到一張無形的網正在向“天河”項目,向他本人,慢慢收緊。
他沒有因此感到恐懼,反而激起了更強的鬥志。
他前世作為工程師,深知技術是國家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