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頁)

李衛民說道,“同時,要立刻加強對所有重點科研單位和軍工企業的安全防護,防止類似的滲透再次發生。”

“我建議,除了加強物理防護和技術偵察外,更要對内部人員進行一次全面的政治審查和思想教育。”

江辰提議,“尤其是一些掌握核心機密的關鍵崗位人員,以及他們的家屬。這次王濤的事件表明,對方可能會從生活、情感等方面進行滲透和策反。”

他想到了陳雪茹之前提到的那些試圖接近科研人員家屬的外國人。

這正是對方慣用的“糖衣炮彈”策略。

“你說得對。”

李衛民贊同了江辰的建議,“我們不能隻盯着技術,更要防範人心的腐蝕。這件事我會立刻向上級彙報,并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落實。”

同時,對被捕的“李明”的審訊也在緊張進行。

然而,“李明”表現得異常頑固,他一口咬定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港商,來京城是為了做生意。

對于王濤和那個四合院,他聲稱一無所知,所有問題都以“不知道”、“不清楚”來回答。

他顯然受過專業的反審訊訓練,滴水不漏,沒有任何破綻。

“李明嘴很硬,什麼都不肯說。”

審訊人員向江辰和李衛民彙報,“我們用了各種方法,但他就是不開口。”

江辰并不意外。

像“李明”這種級别的外圍人員,通常隻知道傳遞信息的渠道和聯絡方式,對于整個網絡的架構和高層人員,他們也并不清楚。

他們的作用就像是郵差,隻負責将信件送到指定地點。

“不用在他身上浪費太多時間了。”

江辰說道,“他知道的有限,而且受過專業訓練。關鍵在于,他身上有沒有留下其他線索?比如,他随身攜帶的物品,他的通訊設備,他接觸過的人員等等。”

保衛科對“李明”的随身物品進行了詳細的搜查,除了一些正常的商業文件和生活用品外,并沒有發現明顯的秘密通訊設備或情報。

然而,在對他的手表進行檢查時,技術人員發現,這塊手表内部竟然隐藏了一個微型的定位和發送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