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發現的地下入口,很可能隻是他們進入倉庫的方式之一。”
林逸說道,“我們必須在倉庫下方,甚至更深的地下區域,尋找并封鎖所有可能的地下通道和逃生口。”
這項工作難度極大,需要動用專業的地下探測設備和工程人員。
軍工廠的技術優勢在此刻得到了充分體現,他們擁有當時國内最先進的地下探測雷達和生命探測儀,能夠穿透地層,發現隐藏的地下結構和生命迹象。
其次,利用“假報告”作為誘餌,吸引“影子”深入倉庫。他們可以在倉庫内部設置一些看似“重要”但實則經過處理的文件或設備,讓“影子”以為自己正在接近核心機密。
“這些誘餌必須足夠真實,足以打消他的疑慮。”
林逸說道,“同時,我們要在這些誘餌上設置追蹤标記,一旦他接觸或者帶走,我們就能立刻鎖定他的位置。”
第三,構建一個多重保險的抓捕網絡。一旦“影子”進入預設區域,就立刻啟動抓捕行動。抓捕力量不僅包括精銳的突擊隊員,還要有擅長地下作戰和近身格鬥的專業人員。
“要考慮到他可能負隅頑抗或者引爆随身炸藥。”
林逸強調道,“抓捕過程要迅速果斷,盡量避免發生激烈沖突,以活捉為首要目标。”
第四,與國家安全部門和公安部門進行緊密協調。一旦抓捕成功,後續的審訊、證據固定以及對整個間諜網絡的深挖工作,都需要這些專業部門的協助。
李衛民認真聽着林逸的方案,不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補充。
他知道,這個年輕人不僅有技術頭腦,更有指揮和謀略的才能。
“這個方案很周密,但風險也很高。”
李衛民沉聲道,“一旦失手,不僅可能讓‘影子’再次逃脫,甚至可能暴露我們的反制計劃,造成更大的損失。”
“風險是存在的,但這是我們目前最好的機會。”
林逸說道,“我們已經掌握了對方的動向,而且将戰場設置在了我們熟悉和能夠掌控的區域。隻要我們準備充分,執行到位,成功的概率很大。”
最終,李衛民拍闆決定,采納林逸的方案,并立刻向上級彙報,申請調動相關資源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