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郊外,軍工廠深處的秘密實驗室,此刻正燈火通明,氣氛緊張而忙碌。
從文化用品商店查獲的所有設備和資料,都被小心翼翼地運送到這裡,等待着最專業的分析和解讀。
這裡彙聚了國内頂尖的技術專家、密碼破譯員和情報分析師,他們将在林逸和李衛民的指揮下,對這個隐藏在城市肌理下的間諜網絡,進行最徹底的剖析。
林逸沒有休息,他親自坐鎮實驗室,與技術人員一同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解密之戰中。
他知道,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可能隐藏着比黃金更珍貴的秘密,關乎國家的安全和民族的未來。
首先是那台精密的微縮印刷機。
技術人員小心翼翼地對其進行拆解和研究,試圖還原其工作原理和使用痕迹。
他們發現,這台機器經過了高度的定制和改裝,能夠将信息壓縮到肉眼幾乎無法察覺的微縮膠片上,或者直接通過特殊墨水印刷在看似正常的紙張、布料甚至塑料制品上。
“這台機器的技術含量非常高,很多設計思路超出了我們目前的認知水平。”
一名技術專家向林逸彙報,“特别是它的墨水配方和印刷頭精度,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林逸皺了皺眉,這意味着他們的對手在技術領域也擁有相當的實力。
接着是那些老舊但經過改造的電台。
這些電台體積小巧,發射功率可調,而且能夠快速切換頻率,極難被偵測到。
它們是這個網絡進行即時通訊和緊急聯絡的重要工具。
而最核心的,是那些被查獲的大量文件和微縮膠片。
密碼破譯員們面對着堆積如山的資料,眼睛都花了。
那些加密電碼本、手寫的暗語筆記、以及微縮膠片上的信息,如同天書一般,需要他們逐一進行比對、分析和破譯。
林逸則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份從保險箱裡搜出的“絕密文件”上。
文件上的鉛筆字迹潦草,但林逸憑借着敏銳的觀察力和此前對宋明遠、史密斯等人口供的理解,隐約覺得這些字符和圖案并非随機組合,而是某種更高級别的暗語或符号。
“這些符号,有沒有在其他資料中出現過?”
林逸問身邊的情報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