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市場也是形式一片大好,新增用戶達到了八千。
京城方面比深城數據更好。
用戶量狂飙到了一萬五。
這可給李海興奮的不行。
打來電話炫耀。
“江哥江哥,看到我後台用戶量沒,一天就是一萬五,猛不猛!”
江浩是哭笑不得:“猛的,繼續努力。”
一線市場的鋪設,主要就是前期投放。
接受度高的話,後續就可以交給分區經理進行全面鋪設。
如今幾大一線城市的鋪設成功,算是起了個好頭。
江浩預計繼續待個幾天就可以回臨江了,開始為下一個階段的融資做準備。
就在他盤算之際。
張岚給他打來了電話,說是臨江出現大規模的共享電動車,正在擠兌他們的市場。
“這麼快就開始行動了啊。”江浩倒是有些詫異:“不用管,一切等我們回來再說。”
共享電動車,他是一丁點兒都不看好的。
為什麼他一開始弄的是共享單車,而且不是共享電動車?
理由很簡單。
就是如今市場不成熟,弄共享點電動車純粹就是浪費時間,甚至竹籃打水一場空。
至于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之類的,市場空間太小,完全沒興趣,直接讓給别人就是了。
共享汽車?
那更加不可能了。
就如今的市場環境共享汽車能弄成功,那真就見鬼了。
别說現在了,就後世那會,共享汽車都黃了,涼的不能再涼。
誰用誰知道,誰做誰是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