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頁)

門口站着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身形不算高大,但腰闆挺得筆直。

他皮膚黝黑,臉上布滿了皺紋,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透着一股與普通村民不同的精明和威嚴。

他正是小河村的村正,李貴。

“原來是李村正,快請進。”

林淵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将他請進了院子。

李貴的目光在院子裡掃了一圈,當看到那扇用破木闆和石頭勉強堵住的門時,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了然。

“聽說你把淑婉娘家那兩個渾人給打發了?還自己掏了十兩銀子?”

李貴開門見山地問道。

“不過是些許誤會罷了。”

林淵回答得滴水不漏。

李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沒有再追問銀子的來路,轉而說道:“昨晚,多謝你的那碗油渣湯了。老婆子今天一早還念叨,說你好久沒吃過油腥,自己好不容易得了點,還舍得拿出來給鄰居孩子嘗鮮,是個好後生。”

“村正言重了,孩子餓得直哭,我看着也心酸,算不得什麼。”

林淵謙遜地說道,同時也在暗中觀察着李貴的反應。

他知道,這位村正今天登門,絕不僅僅是為了道謝這麼簡單。

果然,李貴話鋒一轉:“不過啊,二郎。這年景,運氣好是福氣,但福氣太盛,也容易招人眼紅。你那套着山雞的事,一早上就傳遍了,村裡不少人都惦記着呢。”

這是一句忠告,也是一句試探。

林淵心中了然,他等的就是這句話。

他沒有接話,而是指着那扇破門,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苦澀和後怕:“不瞞村正您說,我這心裡也正為這事發愁呢。前天我那嶽母和大舅哥上門,就是這麼一腳把門給踹開的。如今家裡就剩我們孤兒寡母,連個像樣的門都沒有,晚上睡覺都不踏實。我正琢磨着,想花點錢,把這院牆和院門都修繕一下,也好求個心安。”

他将話題巧妙地從“山雞”轉移到了修牆修門上,既表明了自己對當前處境的擔憂,也讓自己的請求顯得合情合理。

李貴聽完,果然被帶偏了思路,他看着林淵,眼神裡多了一絲贊許。

這小子,不簡單。

不像村裡那些得了一點好處就到處嚷嚷的蠢貨,他很清楚自己身處的險境,知道未雨綢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