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村,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熱火朝天的工地。
村子後方,那片原本荒蕪的山谷,被林淵大筆一揮,劃定為“工坊區”。
數百名剛剛獲得新生、心中充滿了感激與狂熱的工匠們,在各自總管事的帶領下,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石工坊的匠人們,在山壁上開鑿出了一個個巨大的、可以用來居住和儲存物資的窯洞,同時将開采出的石料,源源不斷地運往村牆,在原有基礎上,将其加高、加厚,并修建起了數座可以駐紮長矛手的簡易箭塔。
木工坊内,劉伯溫和他手下的幾十個木匠,正對着林淵畫出的那張“流水線工作台”圖紙,如癡如醉。
他們按照圖紙上的分工,有的負責将李大山運回來的木料進行切割,有的負責刨平,有的負責鑿卯,效率比以往提升了何止十倍!
一張張堅固的床鋪、桌椅,一批批統一制式的長矛木杆,如同變戲法一般,從流水線上源源不斷地産出。
但整個工坊區,最核心、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村邊那條小河的上遊。
這裡,聚集了全村最精銳的工匠力量。
林淵正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手裡拿着一根樹枝,在泥地上比比劃劃,對着鐵匠總管孫大錘和木匠總管劉伯溫,唾沫橫飛地講解着。
“所以,水車的直徑,決定了它能提供的基礎扭力!而這個,這個叫齒輪!看到沒,大齒輪帶動小齒輪,就能将轉速成倍提升!我們用水車的慢速,換來輪軸的高速!再通過這個凸輪,将旋轉的力,轉化為上下捶打的力!”
“力,是可以轉換的!這就是杠杆和輪軸的奧秘!是物理咳,是山神爺傳授給我的格物之學!”
他将後世初中物理的知識,用一種這個時代的人能夠理解的方式,拆解得明明白白。
孫大錘和劉伯溫兩個加起來超過一百歲的老匠人,此刻聽得是如癡如醉,如同兩個在學堂裡聽先生講課的小學生。
他們時而恍然大悟,時而激動得滿臉通紅,看向林淵的眼神,已經不能用崇拜來形容,那簡直是在看一尊活生生的“工神”!
“神乎其技!真是神乎其技啊!”
劉伯溫撫着自己的山羊胡,激動得渾身發抖,“老朽做了五十年的木工,自诩對榫卯結構了如指掌,今日聽淵爺一席話,才知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井底之蛙啊!”
孫大錘更是甕聲甕氣地吼道:“什麼狗屁的祖傳打鐵秘方,跟淵爺這‘格物之學’比起來,連提鞋都不配!淵爺,您就下令吧!要我們怎麼幹,我們就怎麼幹!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孫大錘也給您把這‘水力大鍛錘’給造出來!”
“好!”
林淵要的就是這股氣!
他将樹枝重重往地上一插,豪氣幹雲地分配任務:“劉總管,你負責水車和所有木制結構的搭建!孫總管,你負責鍛造輪軸的核心鐵件和那柄五百斤的鍛錘!石匠們,負責壘砌地基!所有人,通力合作!我隻給你們五天時間!五天之後,我要聽到這山谷裡,響起第一聲震天動地的錘音!”
“是!”
數十名最精銳的工匠齊聲怒吼,聲音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