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家門被敲響。
我打開門,大兒子陳建業、大兒媳李莉,小兒子陳建功、小兒媳張敏,四個人提着價格不菲的水果籃和一堆包裝精美的保健品,臉上挂着整齊劃一的“孝順”笑容。
“媽,我們來看您了。”
他們魚貫而入,噓寒問暖,演足了全家和睦的戲碼。
“媽,您别擔心,現代醫學很發達。”大兒子陳建業扶着眼鏡,用他一貫的教授口吻說教。
“我已經咨詢了幾個神經内科的同事,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幹預非常重要,要保持樂觀心态。”
“就是,媽,錢不是問題,咱們給您用最好的藥!”小兒子陳建功拍着胸脯,把他外企總監的派頭擺得十足。
“我跟張敏給您買的這個蛋白粉,德國進口的,專門補腦的,貴着呢!”
李莉坐到我身邊,親熱地挽住我的胳膊:“媽,您看,我們每個月給您存兩萬,不就是為了讓您老有所依嗎?您就放寬心,錢的事有我們呢。”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句句不離那每月兩萬的“孝敬”,仿佛我是全天下最幸福的老太太。
我看着他們一張張關切的臉,一句句貼心的話,心中一片冰涼。他們一句沒提我的體檢報告,沒問醫生具體怎麼說,卻已經開始規劃如何利用我的“病”。
這時,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小兒媳張敏,狀似不經意地從包裡拿出一本制作精美的宣傳冊,遞到我面前。
“媽,您看這家療養院,我們特地去考察過的。環境跟度假村一樣,裡面還有專業的護工和醫生,二十四小時看護,對您現在的狀況特别有幫助。”她語笑嫣然,像個極力推銷的售貨員。
李莉立刻心領神會地附和:“是啊媽,這家是頂級的,一般人想進都進不去。“
”我們也是為您好,早點過去适應環境,對您是好事。您看,錢我們都幫您規劃好了,住進去完全沒壓力。”
好一出雙簧。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連住院檢查的流程都省了,直接要把我送進養老院,好徹底斷了我接觸那張“養老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