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整齊地擺放着一個個小盒子,裡面裝着灰黑色的粉末。
這些是他多年來研究高性能納米陶瓷複合材料攢下的所有樣本。
這項技術,是他結合了穿越前的人工智能知識庫和這個世界的材料學專著。
再根據養雞場裡那些設備對耐磨性的苛刻需求。
耗費了整整三年時間才研發出來的成果。
現在,他攢下的這些原料,正好足夠進行一次小批量的試生産。
任宸宇換上一身白色的實驗服,戴上護目鏡,整個人的氣質瞬間一變。
他不再是那個懶洋洋的養雞場老闆,而是一位嚴謹的科學家。
他走到一台設備前,開始一絲不苟地調配材料。
他将納米陶瓷粉末與一種特殊的高分子基體。
按照一個精确到毫克的比例進行混合。
接着,他啟動了超聲分散設備。
高頻的震動讓兩種材料在微觀層面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确保每一個納米顆粒都能均勻分布。
這是他經過上千次失敗試驗後,才得出的最佳配比。
在進行材料制備的同時,另一邊的工作也在進行。
他将早已設計好的二代機器人圖紙,掃描進了中央控制系統。
他的助手豹面,正指揮着幾條巨大的機械手臂。
大量的特種合金材料被投入到一台全自動化的生産設備中。
設備内部火光閃爍,一個個精密的金屬結構部件被快速打造出來,然後逐漸成型。
工作室的中央屏幕上,一個藍色的人工智能光影閃爍着。
“元樞,計算所有部件的打造與組裝時間。”
任宸宇頭也不回地問道。
“先生,根據現有設備效率和材料儲備,全部完成需要18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