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第1頁)

他今天必須要一個說法。

要是不給說法,他就要參上一本了

隻是何大學士帶着杜大人剛進了葉辭書他們查賬的屋子,就被葉辭書搶着說的幾句話給怼了回去。

“奉旨查賬,何大人還請見諒。

賬務上的事情何大人不懂,還是在一旁聽着就行。”

何大學士一愣,正要反唇相譏兩句,誰知道葉辭書看都不看他一眼,而是看向一旁的杜大人。

“杜大人,翰林院每日正常應卯的人有多少?”

“一共五十二人,大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五經博士,典籍,侍書,待诏,修撰,編修之外。

其他的庶吉士都是排班應卯的。”杜大人立刻說道。

葉辭書哦了一聲,随手就拿過旁邊剛剛寫好的一張紙來。

“年初一月開始,翰林院在筆墨紙硯上的支出有五千八百兩。

其中毛筆的支出在七百兩,狼毫五十文,羊毫八十文,上好的諸葛筆三兩銀子一支,這是怎麼做到七個月的時間買了這麼多毛筆的?

還是說翰林院這裡的毛筆用量特别大?”葉辭書問道。

杜大人

一旁原本還怒氣沖沖的何大學士

他們家裡的用的筆好像都是從翰林院帶回去的。

“另外還有硯台和墨。

賬本上顯示,翰林院在硯台和墨上的開銷是兩千七百兩銀子。

市面上普通的硯台價格在二兩銀子,普通的墨價格是三兩銀子。

這兩千七百兩的銀子是買了多少硯台和墨呢?

還是說翰林院這裡的硯台容易丢,大家頭天用的硯台在第二天就找不到了?”葉辭書笑着問道。

杜大人隻得硬着頭皮解釋了一下。

“翰林院用的筆墨紙硯都是要呈給陛下或者保存到藏書閣的。

這用的筆墨紙硯就要比别的地方要好”

“但是内府每年會撥給翰林院最上等的筆墨紙硯。

湖筆,端硯,宣紙,月團墨,内府每年都會單獨撥給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