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木随手拿了隻毛筆,蘸了磨,就在書案上鋪着的宣紙上畫了起來。
“大人,您看,這裡是岔河,這個口子是通到大江的。
以前别人說金陵是福地,不會有澇災,都是因為這條河。
再多的水都會從這裡流到江裡。
但現在的問題是,這條河已經不是以前的河了。
大人,我這樣說您能理解嗎?
這是一個杯子,本來可以裝這麼多水的,但是要是有人在杯底放了很多的砂石包呢?
是不是把河床擡高了?
河床擡高之後,還能像以前那樣裝的下那麼多的水嗎?
另外,我們再看這個口子,這是岔河的水往江裡排的最重要的口子。
要是這個口子下面也被東西堵住了,把那個口子下面的河床擡高了,那排到江裡的水還能那麼快排進去嗎?
要是不能及時排出去是不是會造成岔河水位上漲?
再或者說,萬一江水明年突然暴漲,把這個排水口周邊的堤壩給沖塌了,造成江水倒灌。
那挨着岔河的金陵城會有什麼後果呢!”李子木把書案上所有能用的東西都用上了。
十二爺和葉辭書越聽臉色越凝重。
按照李子木的說法,那金陵城的确有被淹的那天
“江水倒灌?你确定?”十二爺還是不信。
李子木深吸一口氣。
“大人,金陵在大江的下遊,因為江水的沖刷才形成了江南這片魚米之地。
下遊的水有多少,取決于上遊的水有多少。
金陵段江水的多少也是取決于上遊往下遊的水有多少。
據小的所知,上遊已經連着兩年江水幹枯,連帶着金陵水段的水位也不高。
但老人都說,大旱之後必有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