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灘爛泥一樣的王書年被兩個禁軍卸了下巴帶走了。
十二爺沒有看米亦甯一眼,隻是看向葉辭書。
葉辭書呢,看了一圈周圍的百姓,心情不錯。
不出一天的時間,河道衙門這點破事就會傳遍金陵了。
撕開了一道口子,下面能做的事情就會更多了。
應該有不少人會去想河道衙門這些年做的事情吧!
想到這,葉辭書又挺直了腰闆,将手裡看完的那份賬本往身邊的人手裡一放,又換了一本賬本。
“吳金憂知事是哪一位?”葉辭書再次出聲。
已經快要站不穩的吳知事慌忙站了出來。
“下官就是吳金憂!”
“這本賬冊上記的是二十二年岔河兩岸堤壩小修的賬。
這些都是你負責的?”葉辭書拿着賬本問道。
“是!就是下官負責的。”吳知事不敢擡頭。
“那你還記得那年是怎麼小修的?”葉辭書問道。
“岔河水流湍急,以前以砂石袋至于河床之上,以此來穩固堤壩的基石。
但常年河水的沖刷也會沖掉一部分砂石袋。
小修除了以糯米砂漿澆灌兩岸不靠水部分的堤壩增加牢固性之外,就是往河床上堤壩的基石旁不斷的填補砂石袋。”吳知事立刻解釋。
住在北岸看熱鬧的百姓們立刻點頭。
沒錯,岔河水流湍急,常年的河水沖刷,的确會沖走好多東西。
“好,那二十二年用了多少袋砂石,多少桶糯米砂漿?”葉辭書繼續問道。
“用兩千三百袋砂石,五百二十桶糯米砂漿。”吳知事趕忙說道。
葉辭書看了下賬本,點了點頭。
數字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