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吃得肚子滾圓,樂呵呵洗碗擦桌子。
從拿到筷子誇到現在。
情緒價值拉滿。
阮星眠把她當朋友,不和她客氣,站旁邊給她打下手。
“星眠,這裡離你對象學校很近啊,你怎麼沒叫他過來吃飯。”
阮星眠心生愧疚,就是他不來,我才想到你。
若顧醒來了,這些菜基本都會光盤。
“他導師組織聚餐。”
具體在哪兒吃,吃什麼,從幾點吃到幾點。
吃完會不會來見她。
阮星眠沒問,顧醒也沒有說。
她像一個被玻璃罩子蓋住的女朋友,對顧醒的行程一無所知。
讓她問,她心裡較着勁。
她不是二十歲的原主,拉不下臉追問到底,把人逼到牆角。
她是二十八歲的阮星眠,認為成年人之間的交往要有邊界感,哪怕是男女朋友。
更别說,現在的顧醒讓她有些捉摸不透。
“星眠,天還沒黑,咱們去大學梧桐道逛逛,聽說那裡很出片!”
茂密的梧桐樹,微微傾斜的柏油馬路,将大學一分為二。
除了公交車和學生,很少有車從上面經過,路上幹淨整潔。
“好。”
阮星眠帶上她的相機和兩個手機。
遇見有靈感的畫面,方便随時記錄。
她們從梧桐路逛到學校大門口。
a大校門被譽為高校最大、造價最高的大門。
校門長達140多米,由56根石柱和27個門洞構成,正中的門洞最大,整體造型龐大綿長、氣勢恢宏。
采取複合式空間的入口形式建造,整體彎成弧形,弧度猶如籃球場的三分線。
融合了古希臘柱廊風格與現代幾何結構,形成“門牆一體”的建築。
幾乎每天都有家長帶着備戰高考的孩子過來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