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訊室的門是整塊鍛鋼澆鑄的,合頁處嵌着消音膠條,推開時隻有極輕的氣流聲。
四壁是啞光的防沖擊合金闆,接縫處嚴絲合縫,連最亮的手電筒也照不進一絲縫隙。
天花闆中央嵌着隐形攝像頭,鏡頭被僞裝成消防噴淋頭的樣子,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轉動。
牆面沒有窗,隻有正前方一塊電子屏,能實時顯示審訊規則和時間,數字跳動時沒有任何聲響。
審訊桌是一體成型的高分子材料,冰涼堅硬,桌面上嵌着指紋識别器和錄音屏蔽按鈕。
嫌疑人的座椅有固定裝置,腕部和腳踝的卡扣内側貼着防滑矽膠,既不會造成體表傷害,也絕無掙脫的可能。
空氣裡彌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空調系統保持在恒定的24c,風速被精确控制在03米秒,既不會讓人覺得冷,也不會因氣流停滞産生憋悶感。
牆角的濕度計顯示50,這是經過測算的、最容易讓人産生心理壓力的濕度值。
除了審訊人員的腳步聲和嫌疑人的呼吸聲,整個空間安靜得能聽到自己血液流動的聲音。
這種極緻的肅靜,比任何強光或噪音都更能瓦解人的心理防線——在這裡,任何細微的情緒波動,都會被牆面的拾音設備捕捉、放大,成為審訊記錄裡的注腳。
梁鑫戴着實時監測輔助器,連續七天進入這個最高級别的審訊室。
然而,審訊人員對上老謀深算的他,重要的信息,幾乎顆粒無收。
顧醒吐出的開場白,梁鑫聽了無數遍,一遍比一遍淡定。
“我隻承認貪财受賄,智能體軟件失控誘導客戶自殺,但危害國家的指控,我萬萬不認!”
“二十年前的今天,2003年11月14日。”
顧醒的目光沉如深潭,眉峰壓着化不開的冷意,
“華國xx海域,我方航母戰鬥群正執行常态化戰備巡邏。
預警機剛傳回“方圓200海裡無異常目标”的報告,作戰指揮中心的屏幕突然集體閃爍——
艦載雷達系統的識别代碼被篡改,原本清晰的空中目标軌迹瞬間變成亂碼,幾架低空突防的敵方隐身無人機,像幽靈般突破了防禦圈”
梁鑫輕歎一聲,擺出惋惜的模樣:“據說那場戰役輸得很慘,死傷無數,隻不過具體死了多少,老百姓們都不知道,他們甚至不知道,那麼多年輕的生命,悄無聲息消逝在和平年代裡,我們國家的人民被國家好好保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