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第1頁)

那時大幽戰火紛飛,剛剛建國也仍有舊黨不死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隻要是男丁,到了何适的年歲就要被征兵上戰場,庇佑家國。

而女孩,則不得不扛起經營家庭,營生求活的事務。

據說戰争結束後,誰也不知道誰家孩子是否還活着,還能認識自己的家。

于是那會兒有個習俗,不管貧困還是富庶,都将整宿整宿的點着燈。

不管是誰家兒郎,隻要這家家裡夜晚點着燈,那就是你的家。

此時,燈火在霧霾的四面八方,每個角落。

歌聲悠揚的傳在每一處。

人心非草木,更不是堅不可摧的石頭。

即使是石頭,水滴良久也能穿透。

這時,所有不得不聽命于秦王,屠戮手刃自己父老鄉親的将士們,内心理智的那一根弦都難免被觸碰。

更令人想不到的事情是,在歌聲與燭火出現後不久,原本躲藏着的一些百姓也逐漸走出自己的“庇護所”,有的從家中取到了油燈點燃,有的則是捏着一根草,握着破掉的,沾着血液的衣服一角。

那飄動的血迹在這誰都無法看清環境下格外刺眼。

要将人們的良心刺穿。

年僅幾歲的小孩髒兮兮的哭喊着:

“别打了别打了娘死了,爹也死了,妹妹也死了”

“不要再打下去了”

“放過我們吧”

那一刻,饒是心裡建了一座銅牆鐵壁,都再難把控住自己的心髒宛如刀割,陣陣作痛。

秦王咬緊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