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子,他們的攤子人很多嗎?”
“我們也就是路過,看到圍了不少人。”
“那他們是買東西的嗎?”
“這這我們倒是沒太注意,我們也就是路過,圍了那麼多人,不是買東西還能是幹嘛?”
“我也不知道,明天我和你們一起去看看吧。”
“那剩下的這些鹵肉怎麼辦?明天接着賣就不新鮮了。”
“這些就留着咱們自己吃,咱家現在這麼多人,這些還不夠吃呢。”
“也隻能這樣了,今天去買豬下水都沒買到,我隻買了兩個豬頭,兩大塊五花肉,也沒敢多買,就怕明天賣不出去。”
“行,這些也差不多夠了,明天咱們去看看再說。”
“行。”
因為家裡隻有一口大鐵鍋,下午曹春香要做鹵肉,所以夏寒煙便做不了枇杷膏了,于是夏寒煙将取回來的木瓶子全部都清洗幹淨。
晾幹後,開始在瓶子上寫名字。
枇杷比預計的多出了一千斤,這些瓶子肯定是不夠的,看來明天還的去定做一批才行。
家裡冷二郎是會寫字的,所以他和夏寒煙一起寫。
寫好晾幹字迹後,夏寒煙開始裝枇杷膏,旁邊八歲負責蓋蓋子,四郎負責用蠟油密封,其他幾個小蘿蔔頭就負責清洗枇杷,冷大郎還在剝枇杷,冷三郎幫曹春香清洗豬頭做鹵肉,一家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職。
等曹春香的一大鍋鹵肉出鍋後,夏寒煙這才接着熬枇杷膏。
晚上一家人蒸了米飯,就着剩下的鹵肉簡單吃了一口,就又開始熬枇杷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