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民們得了女兒便把剛出生的女嬰投入山崖做為懲戒,讓女嬰下輩子不敢再投胎來到自家。
日積月累,命喪那片山崖的女嬰越來越多,山崖底怨氣沖天陰氣森森。
而山民卻還給那片山崖起了個十分吉祥的名字,叫送子崖。
後來甚至有人傳,隻要往送子崖裡送一個女嬰,來年這個家裡就能生個兒子。
幾年下來,山民發現村子裡養着的女娃娃越來越少了,便覺得這個送子崖靈驗,
蕪音看到這些隻覺得十分荒唐。
女嬰一出生就被人投入山崖摔死了,這些孩子連活下來的機會都沒有,村裡如何還能見得到活着的女孩?
那些山民竟然覺得村裡男孩多了是送子崖的功勞,簡直荒謬!
山崖底有一棵修煉百年成了精的樟樹,那些被扔入山崖底的女嬰便慢慢成了這樟樹精的養分,随着吞食的女嬰越來越多,樟樹精便徹底走上了邪祟的修煉之路。
為了能吞食更多的人類,樟樹精便在村民前現了一次身。
它知山神廟已毀,山神沒了力量,哪怕沒有陷入沉睡也不再是它如今的對手,它便冒充了山神的身份,輕易哄得無知山民的信任,得到山民的信奉。
以庇佑為名向山民索取祭品,起初是一年一次,後來變成半年一次,到如今再一次改動,成了三個月一次。
索要的祭品便是活生生的人。
村中沒有多少女孩能活下來,後來山民發現自家兒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村裡卻沒多少适婚女孩,家家戶戶便走上了買媳婦兒的路。
有錢的自家買一個,沒錢的幾家湊夠錢一起買一個。
無視道德人倫,無視律法,一代又一代如此惡性循環。
一直到至今,輪上要給山神送祭品的人家,若是家中有女兒,便會把女兒當中祭品送上祭台。
若是家中沒有女兒的,便要想辦法湊錢去買一個回來,就算是傾家蕩産也絕不能沒了給山神的祭品。而有的人家更是物盡其用,等買回來的兒媳婦生下兒子了,待自家又輪上要送祭品的時候,便直接把對于他們來說已經沒用的兒媳婦當做祭品送上。
一群泯滅人性,被邪祟利用又甘之如饴的山民。
蕪音也終于明白為何她進了村子以後幾乎看不到村子裡有年輕女性和女童的原因了。
因為攝影組來了,所以那些被買來的人都被山民藏進了自家地窖裡。
女童少那是因為要麼剛出生就被丢下山崖了,要麼就是養了幾年以後被當做祭品進了邪祟的肚子裡。而蕪音在建給邪祟的山神廟裡看到的,石像前花瓶裡的枝條就是樟樹精從它本體裡折下來的。
所以那邪祟能通過那一截枝條和族長溝通。
若不是得到了山神令裡的記憶,誰又能知道,那建得高高大大的石像竟然真的隻是一尊擺設。
恐怕就連那些山民都不知道,真正接受他們供奉的,反而是那看似作為擺設都十分不起眼的枝條。
那片山崖有百丈深,且又是那邪祟的老本營,若是硬碰硬,以蕪音現在的能力未必能讨到便宜。
最穩妥的方式是能将那邪祟引出山崖,先将它重傷,蕪音再下山崖将它連同本體徹底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