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在朝夕相處中,我也從陳薇兄妹口中,更深|入地了解了這個特殊的家庭。
陳伯安是家裡的幺兒,出生時缺氧導緻腦癱。
他的哥哥姐姐們從未嫌棄過這個心智永遠停留在童年的弟弟,反而将他視為珍寶,給予了他無盡的寵愛和保護。
他們耐心地教導他懂禮貌、知感恩、與人為善。
附近的街坊鄰居都知道這位“陳老小孩”,總會任由他拿喜歡吃的東西。
陳伯安每次拿到東西,都會認真地說“謝謝”。
他的兄姐們,每個月都會固定去這些店鋪,把弟弟“賒”的賬結清,從不拖欠。
陳薇和陳剛,并非陳伯安親生。
他們是陳伯安的兄姐們,在多年前收養的孤兒,記在了陳伯安名下。
兄姐們思慮深遠,他們終究會老去、會先走一步。
留下這個心智如孩童的弟弟是他們最大的牽挂。
于是,他們收養了陳薇和陳剛,給予他們最好的教育和無微不至的關愛。
同時也言傳身教,讓他們從小就知道,要愛護和照顧他們的“爸爸”陳伯安。
兄妹倆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知恩圖報,對陳伯安極其孝順。
他們也深知自己曾是苦命人,因此對世間的苦難格外敏|感,對弱者心懷憐憫。
“所以,阿姨,”
陳薇曾握着我的手說,
“看到您的遭遇,我們怎麼可能坐視不理?您當年要是追究到底,我說不定剛刑滿釋放。”
“我家的長輩會難過,爸爸也少一個人照顧。”
“所以,為了報恩,幫您是應該的。”
照顧陳伯安,與其說是工作,不如說是一種陪伴。
比起當年獨自拉扯張強長大的日子,這份“工作”輕松得讓我有時覺得不真實。
陳薇和陳剛待我如長輩,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總不忘給我一份。
我第一次體會到“家”的溫暖。
唯一的陰霾,來自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