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村還有私塾?”
她們寨子這麼多年全都文盲,識字最多的還是阿爺也就會寫個杜和清明二字。
回到家的時候她把這事和阿爺說了聲。
杜寨主面無表情的臉上終于閃過一絲表情。
“當真?”
他若有所思,一整晚翻來覆去睡不着。
等第二天的時候,他早起叫杜燕和家中兒子收拾收拾跟着一起去李家村。
說實在話,這個村子剛來的時候他還沒什麼感情,來了十多天他也從孫女口中了解這個村子,孫女暗戀人家村長女婿也沒上門來讨說法四處宣揚出去,這讓杜寨主不禁高看一眼。
後來從早晚他們建房開荒,男女老少都沒閑着,漸漸覺得這兩個村子還是很勤快的,直到打到兩頭野豬。
他不得不審視這兩個村子,太特别了,别說是其他村就是清明寨,都沒那麼齊心協力,有勇有謀,若是打到豬,分豬肉都能相互争吵一番。
如今聽說他們還有先生,這麼艱辛的條件下沒有筆墨紙硯還用功讀書。
這個活過半百的老人越發審視這個村。
和他們周圍這些村子當真不一樣,仿佛平靜的水面丢下來一顆石頭掀起漣漪,動靜緩慢但證明曾經來過。
那個村長為人瞧着大大咧咧沒什麼心思,但考慮事情要比他們長遠。
就拿讀書一事來說,普通人能靠讀書翻身,他們一輩子困在這些山裡壓根沒有機會讀書見識外面的世界,什麼四書五經,聽都沒聽過,能認識自己的名字已經算是了不得的人物。
李天大早晨聽娃兒們讀書,神清氣爽,幹活也賣力,臉上噙着笑,村裡人就說杜寨主來了。
他搓了搓手,鋤頭插在地裡,好奇望着杜寨主過來的方向。
大清早有啥事找自己,還穿着他們自己的服飾,怪隆重的。
清明寨有自己的民族服飾,這是杜燕來玩的時候說的,隻有成親那些重要場合才會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