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人賣花籃賣到即将天黑,最後還剩下一兩個,垂頭喪氣的回來。
還好村裡其他人幫忙買東西買的差不多。
“李月,你們買絲線作甚?”
回去的路上,以張有福婆娘為首的婦人再次發問。
先前趕着去賣花籃,李月提議買絲線的時候,有人願意買,有人不願意買,覺得家裡的夠,李月也沒強求。
張有福婆娘眼珠子一轉。
李月這丫頭從來不會做無用功,萬一?
她大手一揮豪邁道:“李月你也幫我買一點,我買二十文錢的。”
能掌握家裡财政大權就是爽啊,村裡其他婦人羨慕不已。
張有福婆娘也有自己的考量,連張翠萍都買了30文,自己可是做婆婆的人,多買些針線怎麼了。
輸人不輸陣,必須拿出做婆婆的魄力。
李月路上給大家說了自己的想法,打算賣頭繩。
村裡人張大嘴巴。
“啊,就你上次給你嫂子買的那種?你會編?”
李月點點頭,接着最後一抹餘晖,手腳麻利上下翻飛,幾股絲線縮成一團随後編成一根頭繩。
“我滴個乖乖,李月你這腦子咋想的?買幾根看看就會了?”
村裡人回憶,李月買個她嫂嫂和侄女的頭繩還好幾種不同款式。
大家伸手要摸摸這發繩,質量比先前的那種更厚實,耐拽還不容易變形。
“李月你這打算賣多少錢啊?”
李月說了自己打算。
村裡人齊齊倒抽口氣。
張有福婆娘一拍大腿,哎呦,絲線買少了,她沒有一雙巧手兒媳婦有啊!
村裡手指靈活的有的就跟着李月學,然而天賦這東西,你再努力也跟不上。
有些人不擅長絲線這些編爛了還是不會,手和手壓根不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