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滿朝嘩然。
貪污軍饷?
豢養私兵?
一個雷比一個雷炸!
這兩條罪名,随便哪一條都比冒名頂替要更加嚴重。
魏忠将兵部尚書處拿到的賬簿明細呈上。
朝廷撥沒撥款,聖人最清楚,但這筆錢用到了什麼地方?
軍隊破破爛爛,買糧的錢是魏忠的,武器辎重和軍饷,一部分是收繳的,一部分是将軍們湊的。
打了兩年的賬,朝廷陸陸續續給了幾百萬兩,落到将士們身上卻不足一半。
剩下的錢去哪了,還得讓三軍主帥來回答。
衆臣面面相觑,神色五彩缤紛。
三軍主帥貪污軍饷做什麼,那不就是給恭親王養私兵嗎?
這麼一想,所有線索都能串聯到一起了。
恭親王一手遮天,冒名頂替了長刀營,聯手京中勳貴們搶了長刀營的功勞。
這是為自己後代鋪路,也是通過這件事籠絡京中勳貴,把他們拉到一條船上。
而恭親王自己豢養私兵,想要謀反篡位,于是勾結三軍主帥,貪污軍饷。
所有事,也就順理成章了。
權臣們能想到的,聖人自然也能想到。
他面色沉沉,眉宇之中藏着愠怒。
但聖人也并非隻聽一面之詞,恭親王已是暮年,他真的敢謀反篡位嗎?
這把歲數了,就算登上皇位,又能活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