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行,用糧食的話,就脫出二十斤給我們一斤,要是給錢,十斤玉米一分錢。”宋念華報着價,“我說的,都按脫完糧食算的。”
村民們心裡算計一番,覺得還挺合适,紛紛轉頭回家,扛玉米高粱去了。
一整天,廠裡的機器都沒停過,女知青們搬上搬下,累的腰酸背痛,兩條胳膊都沒知覺的。
但,她們很高興,這是她們自己的事業,以後在村裡的立身之本。
苦點累點,她們也願意。
再說這活,比起風吹日曬的農活,真的、真的輕省不少。
連林嬌嬌,都咬牙堅持,沒喊一聲累。
接下來的三天裡,廠子依舊爆滿,從清晨忙到晚上。
直到第五天,村裡的玉米高粱啥的,都脫完了,廠子開始清閑了。
到晚上回到知青點,大家聚在宋念華的屋裡算帳,周萍作為廠裡的會計,管着收錢,她從包裡掏出一把毛镖兒,仔細數了兩遍,才一塊多點。
女知青們瞬間着急了。
“咋才這麼點錢,前幾天都有幾十塊呢!”
“你咋不看今天來了幾份脫粒的?跟前幾天咋比!”
“一天就幹這點錢,都不夠交人工水電費的”
“哎喲,咱廠子才開幾天就這樣,以後可咋整?”林嬌嬌跺着腳,“念華姐,咋辦啊?”
她問着。
女知青們也齊齊看向宋念華。
宋念華笑着道:“有什麼好着急的,這是早就預料到的事,咱們村就那些戶,每戶的存糧都是有數的,都脫完了,當然沒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