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頁)

知道宋家屯要辦魚塘,還是在宋念華‘挑頭’的情況下,他非常關注。

當即讓孫主任召公社領導開會商議一番,最後,經公社領導一緻通過,宋念華的魚塘申請通過。

“小宋啊,好好幹,農村就需要你這樣,想幹能幹,還會幹知識青年。”鄭書記親切鼓勵宋念華。

“請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負您和公社的期盼。”

宋念華乖巧答應,拿着手續離開躍進公社。

她開着三蹦子,心情大好的往縣高中開去。

孫主任夠意思,直接讓她跟鄭書記對上話,魚塘的事,在公社和鄭書記那兒過了‘明路’兒,以後宋傳根要是有啥‘小心思’,鄭書記第一個不饒他。這個年代的高中生,吃飯都靠自己在家背糧食,交給學校食堂幫着做。

宋老太太知道她今天要來縣裡,特意往三蹦子上放了二十斤糧食,讓她順路給宋勝利送來。

宋念華把三蹦子停在學校門口,讓傳達室的大爺幫着叫宋勝利,自己在校門口等着。

此時的縣高中,管理很松散,學生大多數心思也不在學習上,時不時有穿着軍便裝的學生們,成群結隊,鬥志昂揚在學校門口出出進進。

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很快,宋勝利一路小跑了出來,“大姐,你廠子那麼忙,怎麼有空來看我?”

“我正好來公社辦事,奶奶讓我給你送點糧食。”宋念華關心問:“怎麼樣,在學校還習慣嗎?同學們好相處嗎?老師講的東西,能聽懂不?”

“挺習慣的,就是班裡認真學習的人挺少的,對老師也很不客氣”

宋勝利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