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我是下鄉知青,插隊到了黔省雲林縣,躍進公社下屬的宋家村,我們村子想辦個魚塘。”宋念華直截了當道:“但我們沒挖過塘,就想請幾位有經驗的叔伯去幫幫忙。”
“宋家村地處偏辟,村裡窮,辦個魚塘也是想幫鄉親們日子能過的好點。”
“當然,我不會讓叔伯們白幫忙的,來回路費村裡都給報,住處和一日三餐村裡管着,你們去幫忙,都過了明路,不算接私活兒,鋼鐵廠的工作耽誤了,工錢我們村給補,另外,我們會以公社的名義,給你們一筆補助錢。”
“還有,這次挖塘,我們村特意準備了挖掘機和推土機,你們去了也不用挖挖扛扛的,機械就幹了。”
三人對視一眼,不用在廠裡累死累活,有吃有喝有補助,能白得好幾天假期。
而且,幫了副廠長閨女兒,就在副廠長跟前露個臉兒,多少也算有點面子情兒了。
這事兒,不要太好啊!
根本不用猶豫,三人都點頭答應了。
“那行,既然都沒意見,你們回家準備準備,咱們後天就走。”宋念華定下時間。
三人又跟許保國說了幾句好話,就轉身離開了。
“還是我爸爸厲害,這麼順利就把事兒辦了。”宋念華‘恭維’着。
父女倆回家把事兒一說,家裡人都很高興,湊在一起說說笑笑。
許明珊躲在自己屋裡,聽着客廳的笑聲,又妒又恨,臉都扭曲了。
——
第二天,許明珊破天荒的,早早出了門。
此時的筒子樓裡,女人們都起了,站在了走廊裡做飯,熬粥的,蒸饅頭的,切鹹菜的忙忙碌碌。
蔡阿月煮好的面條飛快端進屋裡,“當家的,面煮好的,快起來吃,我出去一趟。”
她沖着卧室喊了一嗓子,撕下一張舊報紙,跑出屋子,直奔筒子樓的公共廁所跑去。
李保海從屋裡走出來,隻看見老婆的背影,他已經習以為常了,徑自挑了碗面條,大口吃了起來。
如果宋念華在這兒,一定能認出,李保海就是昨天答應跟她回宋家村那三個男人中,最先說話的那個高瘦男人。
蔡阿月一路小跑,剛轉過牆角,就隐約聽見街道旁大樹後,有個女人在說話。
她本來沒理會,隻想快點去‘放水’,卻在聽見那女的提起‘宋家村’三個字,慢下了腳步。
她丈夫李保海明天要出差,去的地方就叫‘宋家屯’,蔡阿月忍不住湊了過去。
“你傻啊,這趟差擺明了就是要‘坑’你們,讓你們白幹活兒,一個鬧不好,連工作都得丢了。”
“為什麼?你不會動動腦子,開荒挖塘對一個村子來說,是天大的事,宋家村村幹部都死絕了,讓許副廠長閨女兒來辦這事兒,那小閨女才多大啊!”
“要我說啊,肯定那個叫宋念華的私下偷偷包了那魚塘,想掙錢往自己兜裡揣,宋家村村幹部礙于許副廠長的關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這種事兒可犯了國法的,萬一被抓住會蹲大獄的,你好好的工作不幹,去蹚這渾水幹嘛!沒事閑的你”
女聲一邊罵着,一邊走遠了。
蔡阿月怔怔站在原地,片刻,轉身就往家跑,連廁所都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