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2頁)

果然,在哪兒都有‘聰明人’。

宋念華笑了笑,“對,就是銷售員,不過,你們出去宣傳和銷售時,隻許給單位合作,魚兒也隻能賣給單位或集體食堂,供銷社這種地方,不許賣給個人。”

“我們是村集體的産業,一切都要符合政策,不能私人買賣。”

她特意叮囑道。

“明白,我家親戚就是京市廠裡的銷售員,我看過他怎麼工作,就是去各地的廠子村子單位,讓他們來我們村脫殼,買魚談成了,就是一個訂單,記得要先收一部分訂金。”

李國成對男知青們解釋。

宋念華滿意點頭,“對,就是李知青說的那麼回來,而且銷售部對于一個廠子來說,至關重要,你們能拿回多少訂單,直接影響咱們這幾個廠今年的效益。”

“如果訂單拿的少,廠子效益不好,可能就開不下去,也用不起大家了,你們隻能繼續回去種地了。”

男知青們臉色大變,他們已經‘孤注一擲’了,要是在廠裡留不下來,那他們可連最後的希望都沒了

宋念華見他們變了臉色,怕把人‘吓’跑,又趕緊安慰道:“你們不用擔心,咱們的脫殼廠已經有小名氣,魚塘和機耕隊的事,過幾天我會找公社幫着宣傳,你們隻要腿勤、嘴勤一點,把銷售的活兒做細,訂單肯定會有的。”

“銷售科是一個獨立部門,立于現在三個廠子之上,由我直接主管,但我現在太忙,能分給銷售科的精力不多,所以,要選出一個副科長,幾個組長。”

“老規矩,想當幹部呢,就得做出成績才能服從,這次,我給你們十天時間,宣傳的地方自己決定,我最後隻看你們帶回來的訂單和貨款,誰最多,誰就當幹部。”

簡單粗暴,卻直指人心!

男知青們瞬間都心動了。

灌那些‘努力上進工作的雞湯’有啥用,不如一個幹部崗位能提起人的精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