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念華哭着‘窮’兒。
孫主任臉上的笑容褪去。
這确實是個問題,這魚苗長大最起碼也要三四個月,甚至半年,魚塘‘人吃馬嚼’的,一個月得不少錢,宋家屯肯定付不起,可公社也沒閑錢啊!
孫主任尴尬地咳了咳,心裡有些害怕,萬一宋念華開口沖他要錢
他是跑呢,還是跑呢?
宋念華看着他神情微變,笑道:“孫主任,我倒是有個法子,可以讓魚塘自給自足,不麻煩公社和村裡。”
“但是需要領導們的支持。”
“什麼法子,說來聽聽。”孫主任連忙問。
宋念華回道:“我們為挖魚塘‘租借’來的挖掘機和推土機,還機器的日子還沒到,我想成立個機耕隊,把三崩子的後鬥換成鐵犁,十裡八鄉的,哪個村兒想開荒地,我們機耕隊可以去幫忙。”
“我們給幹活,村裡适當給些“辛苦費”,沒有錢,用糧食換也行。”
她飛快的補了一句。
這個年代,‘辛苦費’屬于私人交易,絕對不被允許。
但用糧食換,就是以物換物,熱心幫助兄弟村子開荒種地了。
性質天差地别!
端看外人怎麼認定。
所以必須拉領導背書。
“這樣各村的荒地開墾了,種上糧食,即增加使用的土地和收益,我們魚塘也能渡過這難關。”
“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