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頁)

“他交代了,他以前是幹獵戶的,藥是迷牲口用的,效果非常厲害,連人都能迷倒。”

“他說,有不少人在他這買過藥,其中就有宋傳根。”

“我當時沒在意,以為是買來藥耗子的,結果把趙老七交給工作人員回村後,遇見村裡孩子,在那說聽見宋寶來跟人吹牛,娶媳婦兒”

霍斯年挑揀着,七真三假的‘交代’。

知青們也一直跟着,讨要說法。

一副不給出結果,誓不罷休的樣子。

知青下鄉是大趨勢,神州大地,各處村落都有知青,村子裡鬧矛盾,可能會礙于人情世故‘和解’。

可知青不一樣。

宋念華:

她雖然跟宋家屯的人打成一片,但根子上依然是知青。

派出所強勢介入,宋傳根年紀大,還能扛住點審問,宋寶來卻是個廢物,審了兩天就都交代了。

村幹部害知青,這個例子太惡劣了,還有上面領導特别發話嚴懲。

最後,宋傳根判了20年,宋寶來15年,宋傳根媳婦作為幫兇,也判了6年。

一家人齊刷刷蹲了監獄。

但這事兒,誰都怪不到宋念華頭上,她純粹是‘受害者’,她什麼都不知道,也什麼都沒幹。

挑破事情的人太多了。

村裡跟宋傳根沾親帶故的人,甚至是宋傳根的大兒子,都不知道要怪誰,隻能苦笑,“也不知,我爸媽作個啥勁兒,把好好的日子過成這樣!”

“人呐,真是不能起壞心思害人,我爹媽和寶來,他們是遭報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