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太太第一個舉手贊同:“這事兒容易,我們在村裡活了半輩子,村裡人都是啥德性,心裡都有數。”
“你們都聽到沒有,念華有能耐,法子多,你們就按她說的做。”
“咱們全家幫忙,讓大勇媽當上村支書,咱家也風光風光。”
她一臉得意,“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現在都落在咱頭上,你們有一個算一個,這回誰都不許拖後腿。”
老太太難得硬氣一回,家裡男人們紛紛點頭答應,開始琢磨怎麼去宣傳呢?
老宋家人執行力還是很強的,宋念華給他們‘畫下了道’,轉天,他們就全家出動,滿村和人說,孫春梅當村支書的好處了。
當然,沒明着說,是暗戳戳的‘引導’。
宋老頭直接找到現在還活着的老哥哥老嫂子們,别别扭扭的說:
二兒媳婦孫春梅,從嫁到他們宋家,上伺候老的,下照顧小的,老大兩口驟然去世,扔下三個孩子,也是二兒媳幫着照顧着。
心好,孝順老人,比村支書那幫大老爺們仔細多了,當了這麼多年的婦女主任,一心為咱村做貢獻,要是沒有她,村裡夫妻婆媳,說不定幹成啥樣呢!
這都是二兒媳婦的功勞。
二兒媳婦要是當上村支書,肯定得教育全村晚輩都得孝順老人,好好伺候老人,因為她就是那性子,看不得兒女不孝敬爹媽。
說的圍在他身邊兒老頭老太太們連連點頭。
人到晚年,最害怕的不就是兒女不孝順嘛!
宋老頭可謂精準拿捏了這幫老人的心态。
宋老太太則更直接,搬了個小闆凳坐在村頭,跟一群老太太、小媳婦、大姑娘的聊天,一聊三代人。
“女人啥的了?憑啥就不能當村支書,你們看看我家念華,不也是個女人嘛!一樣開脫殼廠,造魚塘,還領導着一群大男人呢!”
“咱們那些大老爺們,有一個算一個,誰敢跟念華比能耐,都不行吧!就這樣,他們還瞧不起我們女人,也不想想,他們身上穿的,嘴裡吃的,那樣不是我們女人幫他們收拾的,要是沒我們,就他們那懶樣,得天天光着身子吃土。”
“人家同志不說,男人女人都一樣,女人能頂半邊天兒,要我說啊,還是女人了解女人,宋傳根以前當村支書時,對咱們女人的事,可是一點不管,從不上公社給咱們争取利益,我聽人說,那公社對咱們婦女是有特殊照顧的,每個月的那幾天,都能休息,還給記工分,還有懷孩子到了大月份,也是讓休息的,生孩子也有一個月的休息日,這些日子,都按滿工分記。”
“宋傳根可從來沒告訴過咱們啊,咱村女人都帶着例假出工,有時候沒整好,血都順着大腿流下來,還有挺着大肚子幹活,把孩子生在地裡的也有,生完孩子第三天,血都沒止住就上工的。”
“唉,這些個苦啊,說起來我就想掉眼淚兒,啥時候,咱們能攤上一個真心為咱們女人好的村支書,也能護着點咱們。”
說到深情處,宋老太太抹了把眼淚兒,直接引起女人的‘共情’,也跟着掉眼淚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