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破房子,你再修也就那樣了,算了,直接蓋新的吧!”
宋念華擺擺手。
“你要蓋新房?那得多少錢啊?收上來的糧食還沒買呢,村裡可沒錢。”
村會計宋招财驚聲。
他是會計,對花錢的事格外敏感,用其它村幹部的話來說,就是‘拿錢當命’,恨不得都存起來,一分不花才好呢!
“沒事,之前我就說過,村裡沒錢,魚場可以先墊付,過後再從分給村裡的收益中扣除就行了。”
宋念華認真道。
在掃盲班的事上,她是存着私心的,想在招收大人的同時,把村裡小孩子也一起收了。
如果經營的好,她甚至還想開一所學校。
一是為了掙着好名聲,就像後世那些富豪大佬們,到處建學校,給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二是,宋家屯是她的‘大本營’,她希望這裡的人,整體素質高一些,而且,她現在手裡有了些錢,‘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嘛!
村幹部們神情猶豫,心裡不太情願。
“念華,魚塘的錢,最後還要落到村裡帳上了,不還是村裡出錢嘛!”
“是啊,那教室我看了,雖然舊點,但挺結實的,回頭找人修修,湊和着能使。”
“對啊,蓋個房得花不少錢呢,又不能住人,就村子裡人白天晚上去學學習,一天用個幾個鐘頭,太白瞎了。”
“有這錢兒,還不如給村裡增加點農具,來的實惠。”
他們紛紛說着,語氣溫和,但卻是反對的态度。
孫春梅為難的左右看看,想說話卻不知道怎麼說。
宋念華見狀,心裡明白,雖然村幹部們表面上同意辦‘掃盲班’,但内心還是不贊同的,甚至覺得她和孫春梅,就是瞎折騰,浪費時間和錢。
這沒法子,生活環境限制了他們的眼界。
他們沒吃到過學習的‘紅利’,自然不知道學習的‘好處’。
等掃盲班辦成了,大家夥看到參加學習的人都得到了‘好處’,自然就會配合了。
現在隻是個開始
“叔伯們說的有道理,可咱村兒要辦‘掃盲班’的事,已經在公社領導那兒過了明路,領導們非常關注。”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宋念華發現,村幹部們都有一套思維方式,而且特别固執,想說服他們,光用道理是不行的。
隻有找到他們的‘命門兒’,才能‘一擊即中’。
“因為宋傳根的事,領導們對咱村兒印象已經很不好了,辦掃盲班不就是要挽回咱兒村的形象嘛!”
“萬一那天領導們來視察掃盲班工作,看見那麼破的教室,可怎麼辦?他們肯定認為咱們工作不盡心,說一套,做一套的哄騙領導。”
“要是這樣,這掃盲班,還不如不辦呢!也省得連累我。”
宋念華故作‘氣憤’,說完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