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1頁)

人家話兒都說成這樣了,他們還能說啥?

自然得全力配合了。

接下來的時間,宋家屯可就熱鬧了。

由村幹部出面,敲着鑼兒把宋家屯的村民們聚在脫殼場,等村民們都來齊了,宋念華上去把‘要收村民家的雞鴨的事兒’一說。

近幾年,國家關于‘集體主義’的政策,沒有前幾年那麼嚴格了。

各村的村民們,都會偷着養幾隻雞、鴨,攢點雞蛋換點油鹽啥的,村幹部們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宋家屯村民亦是如此,此時一聽宋念華願意用現錢兒換他們雞鴨,高興極了。

畢竟,這個年代,能見到現錢兒的機會,不多!!

跟家裡人一商量,就都興沖沖的回家抓來雞鴨,兒給宋念華‘換’了。

周萍在村頭支了張桌子,上面放着筆和本子,還有裝錢的兜子,一手錢,一手‘雞鴨’。

宋念華特意讓人把脫殼廠的院子收拾出一塊地方,村民們拿了錢,把雞鴨往裡一扔就行。

等收完一點數,有五十多隻雞,二十多隻鴨子。

宋念華又帶着人去豬棚裡抓豬,看着裡面又肥又大的三隻豬,宋念華道:

“抓那兩隻小點的吧,把那隻大的,留着過年殺了分給鄉親們。”

按規矩,村裡養的豬,年底是要上交公社七成,剩下的三分留着分給鄉親們。

人家辛辛苦苦養了一年的豬,咋地也得給人家留點肉吧!

宋念華是想買拖拉機,可也不想搶了鄉親們難得吃肉的機會。

兩頭大豬,上秤一秤,足足有三百多斤。

這時,霍斯年找的車也來了,把魚兒裝着一輛車,豬和雞鴨裝了一輛。

“咱村兒能不能開上拖拉機,就看你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