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第1頁)

如今的糧食,都是國家收,而這茬冬小麥,卻是公社組織,農民自耕,萬一種完了糧食都打下來了,結果公社撂挑子不收了,他們本本分分的老農民,除了自己吃,可沒别的法子了。

他們連縣城都少去啊!。

“這個嘛。”鄭書記咳嗽,大手一擺,“冬小麥的種植,以及後續銷售,都是由脫殼廠的廠長宋念華同志負責,具體的由她來講解。”

宋念華立刻擡起,直接起身,面上挂起标準的‘商務’笑容,目光環視一圈,見衆人的視線都聚焦過來,這才開口,“各位同志,大家好,接下來,由我來主持會議。”

“各位村長的顧慮,我都聽到了,也能理解。”

“我不先跟大家保證什麼,一定會把收下來的‘小麥’賣出多高的價錢,而是,給大家展示一下資料,嬌嬌。”

她喊。

林嬌嬌立刻上前,把手裡拿着的,提前做好的二十多份‘手工版ppt’,一一放給在座各位。

每個村的支書和村長,合看一個。

“這是我的脫殼廠、魚塘等廠子的人員名單,以及,去年兩季來,他們和附近三個縣,十二家工廠簽下的部分合同。”

“這十二家工廠裡,有四個是超過一萬人的大廠,而小麥是北方人的主食,以我們幾個村種植的冬小麥數量,哪怕隻提供這些廠子,都足夠覆蓋了。”

“而我的銷售人員,也會闊展市場”

各村的幹部,包括公社領導們,都是第一次看見‘ppt’,也是第一次經受宋念華這種現代化的‘畫餅技術’。

但,别說。

還真香。

不由自主的,他們都有點心動了。

“小宋廠長,那我們要是想種冬小麥,有啥條件不?”

十裡村村長最積極,主動問道。

“當然有,畢竟是跟省研究所的合作,人家門檻高着呢!”宋念華直接拿出她跟省研究所的合同,當衆讀了一遍。

“歸根結底就三個條件,一,種試驗田的村子,必須為這個項目投入最少五十畝以上的土地,當然,可以是剛剛開墾過的荒地,就像我們村兒,就準備用前段時間開的荒地。”

“二,試驗田村子,從耕地、播種、插秧、施肥、除草、灌溉,到最後收割,如果機械種植,平均每50畝地,最少要投入15--30人,如果傳統種植,則最少要投入150--300人,保證試驗田能夠成功完成每一步。”

“三,試驗田村子,從确定試驗田位置起,每天要按時記錄冬小麥的種植情況,要求記錄認真,絲毫不能馬虎,這可是關系國家糧食收成的大事,一絲一毫的錯誤都不允許。”

說完後,宋念華放下合同,“各位村長自己考慮一下吧!想不想做,我們隻有七個名額,想幹的主動報名。”

“要是害怕損失的,可以選擇鄭書記說的第二個方案,把地租給宋家屯,損失自然就由我們承擔。”

村幹部們又想很久,最後,也隻有六個村子願意試種‘冬小麥’,跟宋念華簽了合同。

不過,他們都很保守,簽的都是租地合同,隻有十裡村的村長有魄力,簽了‘分成契約’。

“跟着聰明人有肉吃,咱們做幹部的,就要想在老百姓前頭,好不容易有機會,就得拼一拼,一直當‘佃戶’,能有什麼出息?”

“賣大力氣,賣不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