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錄取的人也積極着呢!
連工資都沒問,轉天就早早就到了工廠熟悉環境,生怕這工作‘長腿兒’跑了似的。
村裡人見狀,第一次對‘念書’、‘初中學曆’,這個事兒提起了重視。
在他們的觀念裡,知青們是從大城市來的,從根子上就跟村裡人兒不一樣,知青們是動腦子的,而村裡人,是賣力氣的。
所以,哪怕對脫殼廠的工作‘眼饞’的不行,但也不敢跟知青們争兒。
可現在,同樣是村裡人,也能進脫殼廠了,隻要念過書,有初中學曆
這是不是代表,哪怕是農村人,也能通過讀書,找到一個好的工作。
他們開始對‘掃盲班’有了期盼,他們是老了,可家裡還有孩子們,把孩子送掃盲班念書,給他們一條不同于自己的出路。
脫殼機和磨粉機的操作并不複雜,一周後,三人正式‘出徒’,接替李夢和連玉香成了脫殼廠的正式工人。
而一周時間,宋念華也沒閑。
别看村裡辦的隻是‘掃盲班’,可宋念華卻‘野心勃勃’想把它辦成一座學校。
那這個‘校長’的職位,她自然不會讓給别人,肯定她要當的。
可關于管理‘學校’這個活兒,她可是一點不懂啊!
所以,掃盲班開班之前,她得緊急學習一下。
帶上李夢和連玉香,三人一起去縣小學‘求學’去了。
這事兒還是孫主任幫忙聯系的。
因為買拖拉機的事兒,孫主任一直覺得公社欠宋念華一個人情,尤其是公社明明在有錢的情況下,卻眼看着宋念華欠省機械廠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