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念華了解這種感受,“該咋整還咋整,領袖已經帶領我們解放了國家,把國家建設到現在這個程度,我們隻需要順着他指引的方向,堅實的,一步一步走下去就行了。”
“不用想那麼,也不用害怕,我們不是沒方向的。”
“對啊,我們順着他老人家指的路走下去就行了。”孫春梅恍然,眼神堅定起來,“我們不會辜負他老人家的。”
“對,就是這樣的,大哭一聲,思念傳出去,然後,調整情緒,明天繼續工作。”宋念華鼓勵道:“你是村幹部,村裡鄉親們還指着你呢,所以,你一定得穩住,給大家夥做個好榜樣。”
孫春梅鄭重點頭。
大家痛哭了一場,頹廢了兩天,稍稍緩過來後,發現地裡的活兒沒人幹了,不吃飯真的沒有力氣悲傷,就不得不勉強把悲傷調到最小,強打起精神,繼續投入到幹活種地中。
沒辦法,畢竟,人得活着,活着就得要吃喝拉撒睡
所以,除了村裡老人們依舊沉迷于悲傷無法自拔外,村幹部們和年輕人,已經緩過來了。
接下來的一周裡,宋家屯中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所有隻悶着頭幹活兒。
除了老人們,最傷心的是知青們。
這一天,宋念華剛進脫殼廠,以吳勝南為首的幾個女知青,就迎了上來。
“廠長,我們的心好亂,有點幹不進去活了,想跟你聊聊。”
“怎麼了?”宋念華看着她們的臉色,大概能猜到她們想說什麼,“想聊什麼直接說就行。”
她配合的走進廠房,在小闆凳上坐了下來。
幾個女知青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下,都示意對方開口。
“是不是因為領袖去世的事兒?”宋念華見她們推脫,主動挑明,“我們這些知青,都是聽從領袖的号召下鄉插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
“現在領袖離開了,國家對咱們也沒有個安排,你們是怕,再也回不城了,是吧?”
女知青們:“”
“廠長,我們不是不喜歡脫殼廠的工作,也不是覺得宋家屯不好,相反,自從你開了脫殼廠,我們就像找到了個‘避風港’似的,日子過的很舒心。”
吳勝男在女知青的推搡下,連忙開口解釋,“可脫殼廠再好,也不是我們的家啊!姐妹們都很貼心,可我更想爸媽”
宋念華點點頭,“我明白,我不會多心的,而且,我覺得,你們完全想多了。”
“廠長,我們什麼想多了?返城的事兒嗎?”女知青們問。
“是的,領袖雖然走了,可國家還在,很快就會有新的領袖上台,繼續引領着我們繼續前進。”宋念華解釋道:“我們是知青,年輕、受過高等教育、還在受過農村辛苦勞作的磨練,以後的我們,将是祖國建設,最強有力的中堅力量。”
“國家怎麼會放任我們不管呢!對我們一定會有新的安排的。”
比如,恢複高考,挑選人才。
就算沒有通過高考,國家也會把知青們召回城裡,安排在祖國最需要他們的地方。
當然,這話現在還不能說。
“脫殼廠剛成立時,我就答應過你們,就算進廠子當了工人,也不意味着你們就沒有回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