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薇雨的婚事,她已經多次找上門來。”
李老太太話鋒一轉,提及了另一樁心事。
“找個合适的時機,你向皇上請求,再為薇雨安排一門好親事,最好是侯爵以上的顯赫人家,或者考慮其他幾位王爺。”
“看誰更能助太子一臂之力,你自行斟酌便是。”
皇後聞言,神色微變,顯得有些不悅:“如今尚未婚配的皇子,隻剩下兩位了。”
“蜀王和楚王。”
“蜀王就算了,朝中有不少大臣都站在他那一邊。”
“至于楚王母族地位不高,平時也沒什麼存在感。”
“更何況,他在皇上那裡并不受寵,至今連自己的孫府都沒有,隻能蝸居在母妃的宮殿裡。”
李老太太輕輕歎了口氣,眼神中帶着幾分無奈與堅決,緩緩接口道:“那咱們就從那些曆史悠久、權勢顯赫的名門望族、朝廷重臣的子弟中精挑細選,比如說尚書府的那些風度翩翩、才華橫溢的少爺們。”
“咱們李家的大小姐,是花中之魁,月中的明珠,這婚事可不能有半點馬虎,必須是門當戶對,方能彰顯我們李家的地位與尊貴。”
李老太太的眼神堅定。
皇後聞言,臉色微沉,一抹不易察覺的陰霾掠過眼底:“是我這個做姑姑的沒有盡到心力,還是弟妹擔心我将她女兒當作棋子,舍不得放手呢?”
“這會兒想起我來了,早些時候又為何不早早行動?”皇後的話語中帶着幾分冷意,顯然對之前的事仍耿耿于懷。
李老太太見狀連忙安撫,語氣中帶着幾分讨好:“哎呀,你弟妹那眼光啊,就如井底之蛙,狹窄得很,你又不是不知道。罷了,她現在也是不敢再多言了,隻要能比薛家的條件強,能給咱李家帶來更大的助力,其他的也就算了。”
皇後這才不太情願地點了點頭,眉宇間仍舊帶着幾分不悅:“看在娘的份上,否則我真是懶得插手這等瑣事。”
“想當初,我提議讓薇雨先去做太子的側妃,以待時機,她還不樂意呢!也不看看,太子正妃的位置皇上有多重視,那可是非秦垣的女兒莫屬。秦垣,那可是三朝元老,國家的棟梁之材啊。”
“秦家的勢力能給太子多大的助力,連我這皇後都不得不給秦家幾分薄面,禮讓三分。”
皇後說到這裡,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可惜,太子妃頭胎誕下的是公主,而今東宮之内也無人有孕。若是薇雨能成為太子側妃,有我在,太子妃哪裡還敢給她喝避子湯?”
“一旦生下皇長孫,咱們李家就能和秦家平起平坐,共享榮華富貴。”
“你回去跟她說說,現在反悔還來得及,别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李老太太心中暗自嘀咕,兒媳婦對于孫女成為太子側妃這件事向來是寸步不讓,态度強硬。
但時局變換,李老太太也隻能順應時勢,應聲道:“行,我回去盡力勸勸她,希望能有所轉機。”
皇後這才展顔一笑,笑容中帶着幾分親昵與自信:“我可是她親姑姑,怎麼會害她呢?”
“我那弟妹的性子,也确實該改改了。李家這些年子嗣單薄,說到底還不是因為她善妒,弄得家中氣氛緊張。不然,我又何必事事求外人,自己侄兒沒幾個,連個幫襯的人都難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