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1頁)

孫家昔日對國家有着汗馬功勞,若連這樣的家族後人都無法踏入太學寺的大門,試問這世上有誰能稱得上真正的有資格?

意識到這一點,他連忙向白铎深深鞠了一躬,動作中滿是恭敬與感激,“大總管真乃高瞻遠矚,這糕點不僅美味,更是讓我茅塞頓開,先行告退。”

陸尚的話語中帶着幾分急切,似乎已經迫不及待要将這份洞見付諸實踐。

白铎輕輕點頭,目送陸尚漸行漸遠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揚,一抹冷笑在臉上一閃而逝,那是一種對于那些鼠目寸光之人的無聲嘲諷。

在他的眼中,這些人就如同盲目的螞蟻,隻知道争先恐後地将自己的子女推入太學寺,卻忽視了學問與德行的根本,更害怕自家孩子被孫家曾經的陰影所累。

而皇帝陛下最為反感的,恰恰就是這種表面上清高,實則私心滿滿,缺乏真正培養國家棟梁、樹立高尚道德情操的膚淺之舉。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貴族後代,又怎能理解民間疾苦,肩負起治理國家的重責大任呢?

當陸尚再次出現在太學寺,這裡仿佛一夜之間變成了另一個世界。

他像一尊冷酷的判官,面對司業與學正的失職,毫不留情,懲罰果斷,改革堅決,那一系列鐵腕手段讓人不敢直視。

這股變革之風迅速吹遍朝廷上下,各許太家族的使者絡繹不絕,紛紛打聽太學寺何時重新開放,好讓那些年輕才俊回歸。

面對諸多追問,陸尚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你們以為太學寺的問題,僅僅是司業和學正的責任嗎?那些纨绔子弟,嚣張放縱,品德敗壞,難道就能逃脫得了指責?”

他的聲音逐漸提高,渾身散發出威嚴,“陛下明确說過,如果太學寺成了藏污納垢的地方,不如一把火燒得幹淨!如果你們的兒子真心向學,就請另覓高枝,盡快入學,别在這裡空等。”

提到孫家,陸尚語氣中流露出一絲敬佩:“孫家有骨氣,重建太學寺功勞赫赫,他們并不急于一時。你們又何必如此心急?”

此話一出,京城裡那些豪門大戶個個面露驚慌。

孫家既然選擇了放手,那麼其他家族的子弟是否也要就此放棄那份對太學寺的憧憬?

顔面受損的人開始悄悄打聽私塾的消息,猶豫未決者則選擇靜觀其變。

然而,甯遠侯府的第三房卻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他們内心的憤怒幾乎無法抑制。

“區秦氏老婦人,在小吏面前擺弄權威也就罷了,竟然還妄想插手太學寺的大事?”

李家三房的寵妾上官氏心中充滿了憤慨,誓言絕不善罷甘休,“讓我的江兒、洋兒沒有書可讀,把我們李家當作可以随意欺侮的稻草人嗎?”

面對愛妾的質問,三老爺李熏眉頭緊鎖,試圖用溫和的語氣安撫她:“這并非孫家的過錯,也許是事情還未完全明朗。”

他的言語謹慎,“況且之前還有惡徒欺壓同學,這樣的人再進入太學寺,确實不利于學風。”

上官氏卻不肯罷休:“我才不管這些,老爺身為國公府的主人,又是皇親國戚,怎能如此軟弱無力?”

“别人家的孩子如何,我不在乎,但我兒子一定要進太學寺!”

李熏在無可奈何中做出了承諾,轉身欲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