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媽媽不服氣地表示要代為回絕,卻被朱氏揮手制止:“不必,讓他們進來吧,正好可以借他們的口将這事轉告靜心堂。”
不多時,一對年約十二三歲的少年在仆人的引領下踏入房門,他們是李熏與上官氏的兒子,長子李安,幼子李閩。
兩人一進門便跪倒在地,齊聲道:“孩兒給母親請安。”
朱氏示意他們起身:“起來吧,今天怎麼突然想起來看望為娘了?”
李安滿眼焦急,懇求道:“求母親救救我們的小娘,現在隻有母親能救她了。”
朱氏歎了口氣,神色複雜:“不是娘親心硬,我已經跟你父親說了,為了你小娘,我們從朱家的生意中拿出了五萬兩銀票。其餘的事情,這麼多年來你們還沒看明白嗎?在這個府上,我本就沒什麼地位。”
李閩眼中閃過不甘,争辯道:“母親,朱家的舅舅們與宮中有權勢的人交往甚密,難道就不能為小娘說句話?這份恩情,我們兄弟倆永生難忘,将來一定好好報答母親。”
朱氏的聲音透着冷漠:“他們平時接觸的不過是些打理瑣碎事務的内侍,哪裡比得上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的尊崇?這件事鬧得這麼大,宮中卻連一絲風聲都沒有洩露出來,你們還不明白其中的厲害嗎?”
李安的面色蒼白,痛心疾首:“可小娘之所以插手國子監的事情,全是為了家族,為何所有的污名都要她一人承擔?”
朱氏冷靜分析道:“問題的關鍵在于你們孟家的舅父,他被何人指使,這才是核心。至于你小娘,是由沈媽媽帶出去的,你們最好是裝作什麼都不知道,本本分分地生活。不然,惹怒了背後之人,恐怕連你們的父親也保不住你們。”
李安與李閩聽完這番話,臉色變得煞白,心中湧動的是前所未有的恐懼和不安。
李安帶着疑惑追問:“可是父親說,小娘是因為國子監的事情感到憤怒,一時沖動才鑄成錯誤的啊?”
朱氏反駁道:“如果不那樣說,難道要承認外面那些傳言,認為你小娘和孟家的舅父受人指使,幹出那樣的大逆不道之事嗎?這樣一來,首當其沖受到牽連的就是李家,畢竟小娘是李家的人,她的名譽直接關系到李家的榮辱。這也是為何他們急于要将小娘從族譜中除名的原因。”
“你們兩個都下去吧,不要再打擾老太太了,至今她還不知道小娘遭受遊街之辱的事。以她那火爆脾氣,一旦得知真相,恐怕會不顧一切地跑到孫府尋仇,到時候,整個國公府都将被卷入一場無法預料的風波之中。”
李安、李閩四目相對,眼神中充滿了沉重的負擔與隐憂。
離開房間後,兩人心中的不安愈加強烈。
李閩首先開口,語氣肯定:“小舅怎會無緣無故對秦老太太下手,背後必然是有人在操控一切!”
“難道小娘正是因為察覺到此事的不尋常之處,才被當作替罪羊推出去犧牲的嗎?”李閩的語速加快,言語中夾雜着難以抑制的憤慨。
“我們該好好想想,府中究竟是誰對秦老太太懷有最深的怨恨,又是誰策劃了将小娘送出去這一幕?”李閩繼續分析,聲音雖低,卻字字千鈞。
“他們的初衷或許是想借秦老太太的手來除掉知情人,未曾想到秦老太太不僅沒有按照他們的劇本行事,反而反戈一擊,揭露了這一切。所以,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抹去小娘的名字,仿佛國公府中從不曾有過這個人。”
“你說得對,這一切都指向那個老妪的陰謀。她曆來瞧不起我們三房,尤其是我們這些庶出中的庶出,對于他們來說,小娘不過是一隻可以随意踐踏的蝼蟻。”李安的聲音中帶着幾分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