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第1頁)

年複一年,後宮未曾引入新顔,高昭儀深知這份微妙的平衡來之不易,一旦因自己的緣故被打破,她恐怕将淪為整個後宮私下議論的對象,母儀天下的夢想将化為泡影,成為他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沉思片刻後,高昭儀對着侍立一側的蜀王輕聲說道:“你先行出宮,此事我自會另尋良策。”

蜀王面露困惑,不明白還有什麼未盡之策。

在他看來,将這個棘手的問題推給太子處理,無論結局如何,總有辦法應對,畢竟太子連孫家的勢力崛起都能容忍,他們何必為此過分較真?

“母妃,您就聽兒臣一句勸,太子能容忍孫家的興盛,我們又何須過分在意呢?”蜀王試圖說服,“再者,真正該憂慮的應該是東宮,我們完全可以靜觀其變,坐享漁翁之利。”

高昭儀表面上應和着:“你的話我聽進去了,你先退下吧。”

然而,蜀王從她敷衍的語氣中看出,她并未将此話放在心上,隻好無奈地搖了搖頭,腳步匆匆地離開了。

高昭儀則把自己關在的寝宮之中,一遍遍地在腦中權衡着對策。

命運似乎格外垂青于有心人,就在她苦思冥想之際,一個計策悄然成型。

然而,這計策的關鍵在于皇上的認可。

想到這裡,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争,她最終決定放手一搏——也許皇上會同意呢?

即便計策不成,事後再向皇上主動請罪,以她的地位和對後宮的管理能力,皇上的責罰不至于剝奪她的一切。

心意已決,高昭儀随即召來貼身宮女,開始精心裝扮自己,準備親自前往皇上面前一試深淺。

為确保萬無一失,她還暗中安排人手,将孫玥留共膳的消息不動聲色地傳遞到了東宮。

太子妃得知此事,眉頭不禁緊皺,内心充滿了不安,急忙去找太子商讨對策。

此時的太子,正師從新近到來的程恩,盡管程恩才華橫溢,但太子與太子妃對他仍未完全建立信任,宮中大事小情,在程恩面前總顯得諱莫如深。

程恩敏銳察覺了這一點,每回太子妃來訪,他總是識趣地找個借口暫避鋒芒,給他們留出私密的空間。

程恩剛一離去,太子妃的唇瓣微微啟合,細語如絲般輕拂過靜谧的内殿,“皇上特地留下了孫玥在宮城之中,那位來自孫氏家族的千金小姐,據說晚上要與我們同桌共膳。”

太子原以為是關乎朝政的大事,聞此言後,眉宇間不自覺地凝聚起幾縷不悅:“僅僅是一頓晚宴而已,這樣的瑣碎之事,我們又何必太過在意?”

太子妃面色一沉:“此事絕非小事可言。試想,一旦孫家的女兒真的踏入父皇的後宮,我們的日子恐怕将會更加艱難。”

太子心中明鏡似的知曉,父皇曾在秦老夫人面前深情呼喊“娘”這一稱呼,由此深知這件事發生的可能性近乎渺茫。

于是,他輕拍太子妃的手背,語氣中帶着不容置疑的堅定,“你的話權當我沒聽過,也别再對外界透露半分。”

“父皇絕不會容許孫家的女兒進入宮廷,然而他極有可能為孫家的千金安排一門婚事。”

“四弟與五弟至今尚未迎娶正妃,父皇或許是開始操心他們的人生大事了。”

太子妃接口說道:“今日聽聞,就連蜀王也踏足宮門。”

“還有楚王與慶王,他們的王府正處于修繕之中,暫時也都栖身于宮中。”

“若真如我們所猜,父皇有意賜婚,孫家絕不會坐視不理,定會有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