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正途中仍然不甘心就如此稀裡糊塗地回家。
于是改道去了燕府,也就是鎮遠侯府。
找到了他父親,鎮遠侯燕炆。
燕炆為人一向低調,當年去河南治理水患時,由于表現優異,百姓甚至為他修建生祠。
後來又被皇帝授予正二品爵位鎮遠侯,并負責管理運鹽事務。
盡管在京城鮮有抛頭露面的機會,實則卻是帝王身邊的親信。
父子二人整夜長談于書房之中,燕正焦慮地問道:“父親,慕家的事為何會牽扯到整個刑部呢?”
“而且不僅涉及一兩位官員?”
“據鎮遠所言事态嚴重,依您看究竟是什麼情況導緻的?”
燕炆聽了,沉默片刻後回答:“慕遠已經過世,官場上的事情不至于出大纰漏。最有可能的問題還是礦上的事情。”
“再聯系到刑部,答案更明了了。畢竟那裡一直往礦區派遣囚犯,恐怕有大量的囚犯死于礦難中。”
此言令燕正面色驚懼:“那得多大規模的災難?連孟彬也被關起來,現在是鎮遠掌管着刑部。”
燕炆繼續說:“以我對皇帝的理解來看,恐怕喪命者至少上百人。”
“但這絕非因突然出現塌方事故而引發,如果是自然災害,則屬于不可抗力。天子不會輕易動怒。”
“更大的可能是早些時候死去的人,其遺骸被發現。”
“這種情況,在早期确實有過相關奏折,不過鑒于死者均為罪犯加之礦井環境惡劣導緻人員損失頻繁,故未引起足夠重視。”
“或許是慕氏自以為無人會在意這些囚徒生死,肆無忌憚做出了傷天害理之事。”
聽完分析後,燕正愈發贊同父親的看法。
随即又提出疑問:“假如真跟齊王扯上關系”
話音未落,燕炆眼中閃過一絲嚴厲。“那麼你絕對不能卷進來。”
“皇上對齊王早已不滿至極,此人如今還敢挑釁皇威,注定下場凄慘。”
“雖然娶得公主為妻,但你也是咱們燕家人啊,萬事多想想祖宗基業才是硬道理。”
“若真如蜀王爺所言齊王蒙冤受屈還好說;反之,貿然相助無異于自掘墳墓,記住我的話!”
回想今日險些沖動行事的經曆,燕正不禁心有餘悸地點頭稱是。
“還有”燕炆似乎還想說什麼卻又止住。
燕正趕緊懇求道:“請父親把話說完吧!無論怎樣兒子都會慎重處理絕不再冒失行動。”
聞言,燕炆無奈輕歎,“聽說此事乃楚王爆料。”
“當初他就莫名其妙離開京城,如今看來很可能是與王府聯手布局。”
“再說孫培失蹤也有段日子了對不對?難道他們找了幾日無果便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