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辨識身份者均已核實完畢;至于那些難以辨别歸屬者,則需要朝廷進一步安排處理。”
“至于慕家之事,臣已有主意,還望皇上賜準。”
皇上端坐于龍椅之上,緩緩開口:“皇叔可還記得當初放反賊進城的英銳營?”
蜀王爺也點了下頭:“自是記得。”
“那時他們袖手旁觀,讓賊人入城,肆意殺戮搶劫,害得京都有兩千六百餘無辜之人枉死,衆多家庭被徹底摧毀。”
“等朝廷大兵回師,這群人為求贖罪,假裝清理城内賊人,實則借此機會大發不義之财,謀求日後之路。”
皇上聞言點頭,繼續追問:“那你來說說,這英銳營後來如何處置了?怕是連他們都未曾得知結果。”
“我們攻回京都之後,有民衆控訴英銳營欺淩婦女、殺害兒童,惡行累累。”蜀王爺解釋道。
“當時孫劭大将軍是堅決不願将這些人招至麾下的,并派人秘密偵查,收集到大量罪證遞呈于我。”
“原本英銳營僅五百人,可卻在城市陷落後,招降敗兵、流民甚至匪徒,隊伍膨脹至三千餘人。”
“這些人手上血債累累,貪心不足,如何肯真心效忠朝廷?于是,我同王将軍商量後決定包圍東直門将其殲滅。”
聞聽此言,鎮遠和陸尚互視一眼,心中皆感震驚。
此前所傳,豈非稱英銳營已投靠南方叛亂一方?
此時,蜀王爺接着講述:“彼時遇難人數過多,為了避免民心惶惶,便對外宣稱其主幹力量已經逃離,并派遣軍隊追擊。”
“事實上處理遺體的工作耗時整整一晝夜,東直門外的那片區域簡直血流成河。”
聽到這裡,皇上這才接話道:“難不成今夜在慕府喪生之人會比當年更多嗎?”
“偌大京城,難不成連埋葬亡靈的人也找不到麼?”
聞言,蜀王爺立刻領會其意,原來天子亦支持他果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