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面攤位攤主是個四十歲出頭的中年漢子,一早上也沒見賣出多少面去,見文東走過來,立馬主動搭起了腔。
“小夥子,買白面嗎?這可都是上好的白面!”
“大叔,白面多少錢一斤?”
“兩毛一一斤,不要票!”
好家夥,怪不的買的人不多呢,一斤就貴三分錢。
文東講價道:“便宜點,便宜點給我稱幾斤!”
“要幾斤啊?不要票的價格,已經夠便宜了,這可是二廠的面粉!”
“稱…稱十斤,兩毛一斤,再搭個口袋!!”
文東略一遲疑,就報出了價格跟數量。
賣家略微一猶豫:“行,少賺點也總好過賣不掉!”
文東從兜裡掏出兩塊錢來,然後親眼看着對方從身後拽出一個提前裝好的面袋子。
“這是十斤整!”
文東點頭,打開袋子,在白面底下摸了一把,确實是品質不錯的白面,沒有摻假。
賣家又在秤上複了一遍稱,十斤高高的。
确認無誤,文東滿意的掏錢付賬,拎着白面就走。
走到臨近十字路口的位置,一個推着小車賣豬肉的攤位,吸引了文東的注意力。
家裡飯菜實在是太沒油水了,幾隻鹌鹑炖土豆,都能給小幺妹兒撐得肚子疼,别人看來是好笑,兩世為人的文東,看來隻覺得心疼。
“大哥,你這豬肉咋賣的?”文東停下腳步問道。
“豬肉九毛錢一斤,不要票!”
這個價格,倒是蠻公道的,美中不足就是,攤位上的豬肉,都是沒有什麼肥膘的瘦肉居多。
“隻剩下後鞧了?肥點的有嗎?”文東端詳了幾眼問道。
“九毛一斤,就是後鞧的價格!腰闆跟五花都賣完了!這可是養了兩年的母豬,肉香得很!雖然瘦了些,但是不要票啊!”
這個年代,買豬肉都是肥的貴,瘦的反而不受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