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頁)

鏡頭轉給地上的小鷹。

文東拿着肉塊一分為二,一塊藏在手心,一塊捏在指尖。在距離小鷹不到一米的位置,吹響了進食的口哨。

小鷹此刻完全不怕人,一雙亮晶晶的眼睛注意力全都在手上的肉肉呢。

聽到文東吹哨,小家夥迫不及待就跳到了手上,大吃特吃。

肉塊分量有限,一小塊根本吃不完,在小鷹吃完之後,文東将其放在地上,又往後退了幾步。

這次,距離從不到一米,變成了三米左右。

亮出肉塊,吹哨。

小家夥很聰明,立刻又飛了過來,繼續大吃特吃。

兩塊肉下肚,小鷹的嗉囊微微隆起,文東知道暫時不能喂了。

歇一會兒,下午還要幹活兒呢,頂到滿嗉吃飽了,小鷹可就不幹活了。

而且飽食度跟親和度受控性是呈反比的,馴鷹高手,核心之一就是通過鷹的各種細微表現,精準的判斷對方的狀态,并且做出合理的引導跟對應策略。

鷹喂了東西暫時歇着,文東也抓緊機會吃了點帶上山的幹糧。

吃飽早飯就出門了,所以帶的還是玉米餅子,好處是帶了一塊鹹菜疙瘩,吃起來至少不會像昨天似的沒滋沒味還噎得慌。

就這麼,中午大概一小時的休整吃飯時間,吃飽喝足歇了腳,下午繼續放鷹戰鬥。

下午的幾個小時時間,收獲依然非常不錯,截止到下午三點,文東包裡已經逮到了25隻鹌鹑,隻比昨天少三隻而已。

待會兒回家還有别的事兒要幹,所以文東今天提前半小時收工。

臨回家之前,又是兩次叫遠訓練,将那隻鹌鹑的胸脯瘦肉全都剃了下來,又混上打濕的絨毛喂給小鷹。

吃飽喝足的小鷹,嗉囊高高隆起,站在手上架着,氣勢明顯跟前天剛拿回來時候不一樣了。

文東知道,這是一種從訓熟了到放熟了的狀态轉變,鷹隻有開始信任主人,徹底沒有警惕心理了,才會表現得這麼放松淡定。

回家還要走接近一個小時的山路,文東架着鷹,背着書包,大步朝着村子的方向往回趕。

昨天回家路上運氣不錯,一直到家,路上也沒碰到什麼熟人,今天就不一樣了。

這邊剛進村,就在村頭被一個同村叫黃三寶的喊住了。

“文東,你這是架着隻小鷹上山了?”

黃三寶隔着七八米,就上下打量文東的裝扮,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文東右手架着的小鷹身上。

黃三寶比文東還大一歲,算得上是同齡人,隻不過這個人不是啥好鳥。

在上學的時候,就是個欺軟怕硬的家夥,初中也沒讀完,就因為去教師宿舍偷東西被抓開除了。

上輩子念書的時候,黃三寶沒少從文東手裡榨油借錢,但是一次都沒還過。

文東那時候還沒長開,初一隻有一米六出頭,心智不成熟,面對欺負也不敢反抗,稍有不順從,黃三寶幾人就會拳打腳踢。

文東初中辍學,嚴格來說,也跟這個家夥有直接的關系。

現在不一樣了,重生來的文東,可不怕這個蔫壞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