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這是不大春跟小東啊!你們倆這是發财了?”
村頭的陳家嫂子看到倆人手裡的物資,又是面又是肉跟油啥的,好奇的問道。
文東抿嘴微微一笑:“嫂子吃飯了麼?”
“吃過了!幹啥活兒了小東?回頭也帶我家你大哥一個?桶裡是豆油吧!”
文東随口胡謅道:“沒啥,給一個鎮上朋友幫忙,幹了一陣兒活兒,今天人家結工了給的東西!”
另一個姓楊的大嫂子也有些眼熱的看了一眼兩人:“大春跟着你,可沾了光了!又是面又是肉的,大春,待會兒中午去你家吃飯去啊!今天你家夥食肯定好!”
大春可沒有應付這些村裡老娘們的經驗,這種話聽起來好似開玩笑,但如果應對不當,話把兒被抓住了,到了中午,真有可能有厚臉皮的去家裡蹭飯吃。
文東說道:“楊大嫂又吓唬我弟弟,他家啥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吃飽飯都費勁呢,這人家給點細面跟肉啥的,那可得換成雜糧省着吃,誰家不年不節過日子吃白面啊!
嬸子,大嫂,你們耍着,我們先回去了啊!”
随便應付了幾句,文東跟大春兒就加快步伐離去。
等倆人走了,楊秋菊小聲趴在同伴耳邊說道:“文家二小子還挺奸,嘴裡沒句實話。
最近天天跟大春兒去村外水泡子釣魚,光大鯉子都拎回家好幾次了,還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沒人知道呢!
給人家幹活兒掙得白面跟肉?我可不信!”
“水泡子釣的魚,能換白面跟肉?大集上倒是也有賣魚的,問題是普通人家,不做公事,誰花錢買這玩意兒吃啊!”
“那就不知道了,說不定人家有賣錢的門路呢!”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陳家嫂子一會兒功夫就回了家。
把在街上聽到看到的事兒,跟自家掌櫃的一說。
當聽到去水泡子逮魚能賣錢,文東跟大春兒往家裡拎白面跟肉的時候,陳建國爺倆沉不住氣了。
兒子陳國梁跟老爹可憐巴巴的說道:“爸,咱也去泡子逮魚去吧?我想吃肉,吃白面饅頭!”
陳國梁一聽:“這有啥難的!去你爺爺那屋拿着魚叉,我帶你去叉魚去!”
水泡子又沒主兒,所以誰都能去,陳家父子立馬動心行動起來。
另一邊,大春兒拎着買的白面跟豬肉豬肝回到了家裡。
楊家日子過得很差,幾乎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僅有的幾件家具也都是十幾年前的舊家具,油漆都斑駁了。
“爸,媽!早上我跟着東哥去黑市,買的白面跟豬肉!!”大春兒進了院子,就忍不住嚷起來。
此刻的大春,頗為驕傲,在他心裡,拎了東西回家,爸媽怎麼也得誇一句能幹才對。
但大春想多了。
楊母聽到兒子招呼,開門看了一眼,發現兒子買了這老些金貴物資回來,立馬變了臉色。
“好你個傻春兒,誰讓你買這白面的,一斤白面可以換兩斤多棒子面兒你知道不?
還有這豬肉跟豬肝兒,咱家啥樣的家庭啊,你敢買肉回來!這得花多少錢啊!!
你手裡還有多少錢?都給我拿出來,就你這樣的,掙多少錢也禍禍沒了,這麼大人了,一點都不知道過日子!你想打一輩子光棍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