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文東走到村口的時候,大春早已經在這邊了,隻見他悶悶不樂的坐在村道旁邊不遠的一根爛木樁上。
“大春兒!你在這蹲着幹嘛呢?”文東随口問道。
大春語氣低沉的說道:“我把買的東西拿回家,挨了我媽一頓熊,嫌我浪費錢!
我把買的東西,還有剩下的錢,都扔桌子上就出來了!
突然覺得,我再費心費力的跟着你掙錢,也沒啥意義!既然最後還是過那種苦日子,我受這些累幹嘛呢?”
聽到死黨這麼說,文東瞬間回想起來關于大春家裡父母的一些信息。
大春爸媽,嚴格來說本性上都不壞,在街坊鄰裡相處的時候蠻謙和的,唯獨就是對待家裡的孩子非常強勢且日常打壓。
而且,上輩子,大春的母親宋春玲就偏心眼非常嚴重。
說起來原因也很簡單,大春因為發燒影響了說話能力,給人感覺有點憨,宋春玲就覺得這個二兒子指望不上,将來養老啥的,還得指望大兒子。
大兒子楊春林結婚生子已經分家出去單過了,去年有了孫子,宋春玲稍微有點啥好東西,甯願自己不吃,也都拿去貼補了老大家。
隻是,文東沒想到,大春老媽控制欲這麼強,
大春帶着白面跟肉回家沒誇獎也就罷了,竟然還挨罵,換誰都會被嚴重打擊積極性。
文東略微停頓了下,勸道:“你家我嬸子熊你,其實是心疼錢!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這個家不是那麼好當的,人吃馬嚼,啥都要花錢,村裡進錢的機會又少。
你這突然掙了點錢,買了白面跟肉回去,又沒跟他們商量,超出了她的預期,接受不了才生氣的!
因為在父母眼裡,這個錢可以不花,存下來就變成了家裡的積蓄,等遇到大事兒了,自己手裡有這個錢就能不用找外面人張嘴借!”
“可是,可是你掙了錢買東西回家,我大娘為啥不罵你呢?我可羨慕你家的氛圍了!”
大春撓撓頭,聽懂了,但還是不願意接受。
“我們文家從我爺爺那輩兒是闖關東過來的,在村子裡沒親沒故。
你們不一樣,你們楊家是坐地戶,在村裡族親多,各自頂門立戶都看着呢!
遇到外面事兒了自家族親肯定一緻對外,但是大多數時候,親族之間也會暗地裡較勁!
你們家日子過得艱難,越是這樣,你爸媽就越敏感,怕人家看不起!”
“那咋辦?我總不能掙了錢還繼續吃糠咽菜吧?整天吃粗糧,菜裡也沒點油水!”
大春聽了文東的解釋之後,算是稍微接受了一點點。
“很簡單,繼續掙錢啊!你媽嫌你亂花錢,那我叔呢?啥意見?”
“我爸倒是沒怎麼幫腔!”
“那不就對了!這個心态上的變化要一點點的來,再往後,不讓買白面,就買玉米面回去,生活标準一點點的提也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