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1頁)

騎籠網倒是又下貨了,不過不是啥正經玩意,逮了一隻鸺鹠(小貓頭鷹的一種)。

文東随手将鸺鹠摘下來放掉,恢複了網具之後給籠子裡的誘子補了點水跟食兒,再次帶着大春兒離去。

暫時不去草甸子逮鹌鹑了,大春一時還有點不習慣,在旁邊問道:“東哥,接下來咱們幹嘛去呀?

魚明天才用,下午去釣都來得及!上午沒事兒幹!”

文東用左手摸了摸右手扁着的鹞子腦瓜頂提議道:“要不然,咱們去大集給鷹闖臉去?”

大春掐着指頭一算:“今天是逢五,還真是鎮上大集!

去看看也行,就是咱手裡沒票啊,都買不了多少東西!”

文東看了大春兒一眼:“還惦記着割肉的事兒呢?我這裡有幾張肉票,割肉夠用!”

這票還是上次去村部領錢的時候,楊鐵軍楊大爺額外給分配的,說是給文建設補充營養用。

後來文東買肉基本上都在黑市買,票就一直沒用。

大春一聽,立馬眼前一亮:“行啊!走!!”

哥倆一拍即合,從小樹林出來立馬轉向了進城的生産路,直奔鎮上。

這個年代的東北山村,所謂的大集,其實處于相當原始的狀态。

主要的攤位,都是以政府主導的供銷社、糧油店、山貨鋪子購銷點為主。

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資,基本都需要憑票交易。

除此之外,還有少量山民,将自己家裡的物資,諸如雞蛋、蘑菇、木耳之類的農副産品,拿到集市上以物易物。

對,你沒看錯,以物易物,而且還是藏着掖着半遮半掩的那種交易。

大家手中的紙币很少,流通自然也少,再加上集市上有管理員限制,銷售農副産品也需要繳納攤位費跟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