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那群沙半雞,被鷹吓飛之後其實也沒逃出多遠。
沙半雞并不擅長遠距離飛行,一般一翅子最多飛個幾百米就落地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冷靜,它們又跟沒事兒雞似的換了處地方繼續覓食嬉戲。
文東扁着鷹,不緊不慢的往前尋找,同時聽着附近的聲音,很快就又跟到了沙半雞群的蹤迹。
側身,前貼,大概十一二米的樣子,雞群叫聲剛一停,文東就毫不猶豫将鷹扁放了出去。
這次小雞兒注意力都在人身上呢,鐵鹞子剛出手,雞群就撲棱棱的飛了起來。
隻見這隻鐵鹞子,借着主人扁放的速度出手,距離獵物七八米的位置,雙翅拼命鼓動,猶如巡航導彈似的徑直沖向起飛的雞群。
這邊剛飛出不到三米遠呢,鐵鹞子就後發先至沖了過來。
淩空、翻身、探爪。
鋒利的鷹爪一把掏在一隻公沙半雞的裆部,直接将其淩空薅了下來。
“卧槽!!鹞子翻身!!”
文東看到鐵鹞子淩空抓沙半雞的飛行姿态動作,忍不住驚呼出了聲音來。
成語裡有個詞兒叫鹞子翻身,一般用在傳統武術裡或者曲藝表演動作中。大緻動作就是突進加速中,擰腰轉胯,然後軀體側身旋轉一圈。
其實,這個經典動作的原型,就是從雀鷹捕食獵物中的飛行姿态學來的。
而落實到客觀真實的猛禽習性上,其實還有個不為人知的小細節。
鹞子,為雀鷹中雌性的稱呼,雄性則叫細胸。
鹞子跟細胸是同種,隻是性别不同,羽色上也幾乎完全一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