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家再次看了文東一眼稍顯稚嫩的臉,小聲說道:“這邊早市兒是公家鋪子主要賣日常蔬菜,每個攤位都是有手續的,憑票購買!
不允許個人公開銷售野味!
你如果想賣野味,可以下半夜去礦物街那邊看看!那邊半夜有個小市場,不過不時有人管,被逮着要罰錢!
今天這個點有點晚了,天亮了,人就散了!”
“礦物街?礦務局隔壁那條街呗?”文東聽完又問了一嘴。
“對!半夜兩三點就有人出攤了,五六點就沒人了!”
“好嘞,謝謝您!!”文東點點頭,沒有拿蘿蔔,空手站了起來。
“你的蘿蔔!”
“忘記帶菜籃子了不好裝,蘿蔔不要了!”
文東很客氣的沖對方擺擺手,轉身離去。
文東果然沒猜錯,春城市區也有黑市,在礦務局大街那邊。
有這條情報,今天就不算白來。
春城是個資源型城市,主要産業是煤礦,林場。
礦務局,煤礦,林場,林業局,這些單位都是當時的超級油水部門,把持着整個地區絕大部分的經濟命脈。
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木材,煤炭,通過火車運輸拉到全國各地支援國家建設,同時,這些部門的油水也相當的豐厚,個頂個都是不差錢的主兒。
黑市為啥會出現在礦務局附近呢?原因不可描述,但底層邏輯肯定是有的。
普通工人可能對一些山貨野味啥的需求不高,但是單位的食堂,或者内部招待的小竈,都需要這些東西。
與此同時,單位發的各種福利,物資,如果自己用不完的,也會通過灰色渠道流入市場,算是彌補當時社會制度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增加物資的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