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1頁)

他接了魚,還以為文東會找他有什麼額外的訴求,比如打聽點事兒,或者找他幫個啥小忙什麼的。

張大強接魚的時候也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

隻要對方訴求别太敏感,力所能及的也能幫一把,就當交個朋友。

可是文東,根本就沒提這茬,放下魚,簡單叮囑兩句,打了個招呼扭頭就走了。

等文東走遠了,張大強摸了摸鼻子沖同伴說道:“嘿,有意思啊這哥們兒!”

“強哥,剛才那個小夥兒你朋友啊?”蹲在旁邊的同伴問道。

“算…算是吧!你忘了,前天晚上來買自行車那個哥們兒,你還回去拿紙筆跟發票文書來着!”張大強說道。

“剛認識的呗?這大鯉子可不小呢,至少四五斤!”

“嗯呐,放下魚,打了個招呼就走了!

我還以為找我打聽事兒啥的呢!這小哥們兒做事兒有意思啊,可以處一處!”

另一邊,文東送完魚,溜溜達達就往自己的攤位這邊走。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迷糊了,文東跟人家隻不過就是買過一次東西,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就這麼白白的送出去一條魚,圖啥啊?

啥都不圖,或者也可以說,啥都圖。

鬼市這種地方,肯定是三教九流魚龍混雜,對方既然能做賣二手自行車的生意,絕對是有一定能力或者背景的選手,這都是保準的。

在前天來買自行車的時候,文東跟這個張大強打交道過程中,也側面觀察過對方的言行舉止啥的。

在文東心底潛意識初步判斷,這個張大強不是那種眼睛閃爍一肚子壞水兒的選手。

既然對方有一定本事,看起來又能接觸,就可以嘗試着維護一下,交一點香火情誼。

一條魚撐死賣個兩塊多錢而已,自己跟大春搞來的,隻是耗費點體力,真實成本有限。

文東完全可以承受這個送人情的代價。

如果看走了眼,頂了天也就是丢了一條魚,不傷筋動骨。

但如果自己沒看走眼,這個熟人就算交下了。

不說别的,就扯最現實的,哪怕啥都跟對方犯不上來往,大春兒再來買自行車的時候,這條魚錢也肯定能省出來。

裡外裡,文東啥都不會虧,還有很大機會能結交一個鬼市的熟人朋友。

文東自己很清楚,他前面之所以吃虧,被人從黑市攆着差點逮住,後面又被斷了送野味的收入,就是因為底子太差,沒有任何人脈關系。

但凡有個能說上話的朋友,也不至于到這一步。

基于這些考量,遇到他能上眼的人,文東還是傾向于主動些去拓展點人脈的。

人情社會,多個朋友多條路,這老話可是真理。

等回到自己的攤位位置,大春兒已經将攤位徹底規整好了。

鮮魚、沙半雞、飛龍鳥、全都闆闆整整的擺放在那裡,借着月光,可以看的很清楚。

咦,大春兒這家夥咋還呲着牙樂呢?咋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