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頁)

李二娃一聽,還真是,點點頭沒說話,架着鷹往前湊。

剛接近到二十多米的距離,還沒看到獵物的影子呢,突然聽到撲棱棱的沙半雞起飛聲音。

七八隻的一個小群毫無征兆的從灌木叢底下起飛,各飛各的,四處開花。

一直站在李二娃右手虎口上的紫鹞子看到獵物,在虎口猛地一蹬,朝着激飛起來的沙半雞就追了上去。

這一追,追出問題來了!

文東放鹞子,都是用非常經典的扁放姿勢。

這樣鷹出手的時候可以借助主人抛擲出去的加速度,提升狩獵的成功率。

而劉大忽悠手裡擺弄出來的鷹呢?

骨架小的紫鹞子,很少有根骨夠硬的鷹能拿來幹粗活重活。

更多人玩的其實是一個單毛硬骨,刀斬斧齊。

說人話,就是更看重羽毛的賣相。

扁放哪裡都好,唯獨一點就是,如果長時間扁着,手指出汗,容易把鷹背部的單片蓋羽給磨搓‘散了花’,這樣就稍微有點影響美觀。

基于這種客觀考量,劉大忽悠手裡的鷹,隻在剛下網前兩天扁在手裡。

等鷹開了明食兒之後,就一直架着闖臉,架着養,架着放。

架着放,前面也提到過,行話叫大搶,也就是讓鷹自己主動出擊搶獵。

如果是逮那種路邊不怕人的麻雀啥的,大搶還是扁放,其實無吊所謂。

但面對這種經過鐵鹞子反複操練幸存下來的沙半雞,就是另一回事兒了。